东思嘉,1992年3月出生,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准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的学习经历可谓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开挂,高开高走;
2010年考入南京大学地质学基地班,本科绩点全院第一,获国家奖学金、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全国仅5人,排名第一);
2014年本科毕业后美国留学,5年后获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学位;
后于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参与三次大洋科考航次,主导研发的深海原位反应装置被写入美国教材。
2023年,东思嘉拒绝海外导师挽留,回国加入南京大学任副研究员;
后晋升博导,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入选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然而,仅仅两年后,却生命早早夭折了;
人生定格在33岁。
(2)
33岁的女士能做到知名高校的博士生导师,这样的人生高度令无数同龄人望其项背;
只要按部就班的继续,已经超越90%的人了;
然而,她的生活却没有别人想象的美好;
走着走着就无法继续了。
一个越早成功的人往往有个通病;
就是对生活的容错率很低;
习惯了顺风顺水,永远活在金字塔顶尖上;
一旦生活中某个时刻不再如自己所愿,而这个不如意又不是自己用学术研究的方法可以解决的,就会受不了;
受不了的时候,就会选择极端方式结束一切;
优秀如她和他,是真的出类拔萃;
而悲催如她和他,也是真的悲催。
区别只是不同的人,遇到的剧本场景不同而已;
有的是遇到了刻薄难缠的导师,被打压和挑剔,忍受不了走绝路;
有的是工作期间的KPI难度过高,达不到就会被淘汰,压力过大走极端;
还有一类,就是情感,婚姻中遭遇背叛或者欺骗,忍受不了而走极端。
东思嘉是属于哪一类呢?
(3)
有些人早年优秀,但走着走着就突然折翼,生命非常脆弱;
如这些年轻优质的学者专家,外表光鲜;
有些人早年平庸,人到中年甚至一事无成,只是个街头小混混;
但突然就时来运转,几年时间走上人生巅峰;
如刘邦,刘备之流,人生后半段才风生水起;
刘邦40岁只不过是个混吃蒙喝的街头流氓;
刘备40岁感慨自己两腿的肥肉都长出来了,光复汉室的目标却还遥遥无期。
然而,越是前半生坎坷平庸的人,更容易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越挫越勇,反而韧性越强;
越容易厚积薄发,创造最有厚度的辉煌。
无论刘邦还是刘备,从来不会在一事无成时暗自菲薄,撂挑子不干了;
他们在低谷期,只是暗自积蓄能量而已;
不说大话,专心做事;
把低谷熬过去;
拼苦熬,是另一种优秀品质。
成功来的太早,也不是一件好事;
没有经历挫败磨炼,没有低谷苦熬,成功很容易成为拖垮自己的东西;
好的人生,成功要来的晚一点;
在心性磨炼的有韧性以后,再面对成功,才容易接得住。
(4)
我们究竟要接受怎样的生命状态?
是出人投地,出类拔萃之后的不堪一击,迅速陨落;
还是接受生命的平凡,允许自己做一名平庸者;
恬淡心境,享受拥有,活在当下?
如果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心灵,宁愿她不那么优秀;
宁愿她平庸一点,接受自己的无能,做一个普通人;
也能保持生命最远的长度。
优秀的前提是敢于失败;
有敢于面对挫败的胸怀和格局;
要有敢为平庸者的心态,然后放手一搏;
才是生命最好的状态。
如果成了,那是运气好;
如果不成,不过是一笑了之。
不被优秀绑架;
不被面子拖累;
要有心理韧性,既要追求某个高尚的目标;
如果失败,不成功,也能允许自己做个布衣白身;
躬耕南阳,蜗居茅庐;
不会因此而自责自怨,满怀遗憾,愤懑,暗自惆怅。
即使平庸,也不辱没生命,并不丢脸;
生命才不会早早夭折。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