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明末时期铸币(南明政权、起义军、三藩)

关于明末时期铸币(南明政权、起义军、三藩)的描述:南明四帝一监国,严格来讲十八年。只奈王朝多磨砺,收复明郑方算亡。永昌通

关于明末时期铸币(南明政权、起义军、三藩)的描述:南明四帝一监国,严格来讲十八年。只奈王朝多磨砺,收复明郑方算亡。永昌通宝义军铸,闯王建国在西安。大顺通宝文工整,献忠铸币在西川。西王赏功分三品,金银铜质品品罕。

福王弘光形两制,唐王隆武小平钱。鲁王绍武铸大明,桂王永历十五年。永历三年孙可望,兴国通宝三品钱。

三藩之首吴三桂,利用通宝寿命长。昭武通宝随其后,楷多篆少稳人心。

(公元1644年-1683年),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四帝一监国。同一时期还有起义军及三藩政权。

南明:(福唐鲁(监国)桂韩政权)

所谓南明政权,是指明朝灭亡之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几个地方性政权的统称。它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以及永历政权,从公元1644年到1661年,共历时十八年。

起义军:(李自成、张献忠政权)

明朝是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当时的起义军主要有两支:一支是号称“闯王”的李自成领导的,直接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建立了大顺政权;另一支是张献忠领导的,攻占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但是他们先后都被人关的清军给消灭了。而最后坚持反清复明的是奉南明永历政权的郑成功。

三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政权。)

明末清初的吴三桂,最初打算投降李闯王,而后冲冠一怒为红颜,最后转头投入满清,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剿灭西南的南明残余势力并在缅甸亲手弓杀南明永历帝,最后居然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自任兴明讨虏大将军,联合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制造三藩之乱,并对抗台湾的郑氏政权,以一隅敌中央,奈何清朝统治已久,人心思定,而吴三桂反复无常,也没有了民众基础,遭致覆灭。'三藩'最初是给满清八旗当急先锋,一路打出国境灭掉明裔的降将,后来发现自己既得不到满清皇族的赏识和重用,又面临被削藩的危机,于是打着'忠于汉室、精忠报国、驱除鞑虏'的旗号造反,可当年杀汉人,绞朱氏的行径早已得不到汉人的信任和响应,最终以覆灭告终。

⭕️南明政权铸币

🔹弘光通宝

南明建立最早的是弘光政权。公元1644年是明朝崇祯十七年,清军也是这一年人关的,因此又是顺治元年。这年的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留守南京的马士英、史可法于五月拥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改元弘光,但仅仅一年后就被南下的清军消灭。

       弘光通宝是南明钱中较常见的品种,铸有小平、折二两种折值,分光背、背凤(安徽凤阳)、背贰等版式,其中背凤及折二背贰存世较少见。🔹隆武通宝继南明之后接着成立的是隆武政权,它是由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等人在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建立的,改年号为隆武,史称隆武政权。隆武政权建立之初,朱聿键很想有番作为,但是后来因为掌握实权的郑芝龙暗中降清,很快就被清军消灭。

隆武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折值,隆字有“生、缶、正”等版式区分,另有背星及户、工留、南等版式,其中背留、背南存世罕见。

🔹大明通宝

第三个想重建明王朝的是鲁王朱以海,他于顺治二年在绍兴建立政权,因为没有称帝,也无年号,因此被称为监国,不到一年也失败了。

大明通宝钱背户、工、招等版式为鲁王所铸,光背为山西大同姜瓖反清复明时所铸,背帅当为甘肃地区拥明势力所铸。第四个南明政权是顺治三年苏观生等在广州拥立隆武之弟建立的绍武政权。它的命运最短,仅仅存在了四十一天就被消灭。

🔹永历通宝

最后一个南明政权是原明朝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顺治三年十一月在广东肇庆建立的,次年改元“永历”,历史上称为永历政权。

永历通宝背“二分、五厘、壹分”系列,是可与白银直接进行兑换的“权银钱”(另见兴朝通宝),对后世铸钱影响深远。目前所见南明永历通宝背有“御、敕、阁、部、督、道、户、工、留、粤、辅、明、定、国”等文字,其中背阁、道存世稀见。

南明几个政权中,只有永历政权坚持的时间最长,从顺治三年到顺治十八年,共有十六年。如果根据一直使用永历年号的台湾郑氏政权来计算,永历年号更是长达三十七年。在广州拥立隆武之弟建立的绍武政权。它的命运最短,仅仅存在了四十一天就被消灭,是南明政权中唯一未铸币的政权。

⭕️起义军铸币

🔹李自成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襄阳称新顺王,公元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攻克北京后,推翻明王朝统治,致使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甲申之变'后,至此明朝灭亡,一片石战役后,李自成退入北京称帝(进京42天,称帝1天)。李自成进京后,为瓦解残余明军势力,多次招降时任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未果,逼反吴三桂投降清军,两军联手,李自成大败,退出北京后,公元1645年5月17日被杀九宫山。

大顺朝铸有永昌通宝,有小平、折五两种面值,因明朝五行属水,故李自成永昌之永多作“二水永”,取水能灭火之意。🔹张献忠公元1644年,张献忠血洗四大藩王(襄王、楚王、瑞王、蜀王),据蜀地称帝,建立'大西国',与清廷分庭抗礼,清廷撰写的《明史》记载'献忠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辄悒悒不乐',是'屠川'标签? 公元1645年,张献忠制造'特科惨案',一次性诱杀千名生员,刘进忠进言'生灵不可妄杀也'被指不忠欲杀之,刘被迫投奔清军。公元1646年,清廷派出肃亲王豪格进剿张献忠,5月,攻下汉中,10月20日,张献忠被豪格部下雅步兰射杀于凤凰山。

1️⃣大顺通宝

1644年11月,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攻克成都,称西王,建立了大西政权,以成都为西京,年号“大顺”,铸造有大顺通宝。大顺钱制作非常精美,铜色金黄,多阔缘大样,所见有光背、背工、背户三个品种(钱谱收录有背川户者,至今未见开门实物)。

注:川版'通”头为三角形,系张献忠在四川铸造。滇版“通'头呈菱形,为张献忠余部进入云南后所铸,风格与兴朝通宝小平钱类似。

2️⃣西王赏功

张献忠曾以金、银、铜铸造“西王赏功”钱用于赏赐功臣。2017年四川彭山县江口沉银遗址中发现有大量西王赏功金银钱,推测与张献忠在逃亡途中携带贵重金银有关。另见有“赏功至宝背西营”银钱,背文“西营”应与张献忠自称“西营八大王”有关,存世罕见。

3️⃣兴朝通宝

张献忠兵败身亡后,其义子孙可望带领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征战,公元1649年在云南称东平王,开始铸行自己的钱币“兴朝通宝”。兴朝通宝应于顺治六年至十四年(1649-1657)所铸。钱制同南明永历通宝,标记白银与铜钱之间的兑换关系,属于“折银钱”。由于兴朝钱币信誉好,铸量较大,在当地深受欢迎。兴朝钱铸有小平、五厘(银)、壹分(银)三种,版式较多,其中“上口兴”为名誉版,存世稀见。

⭕️三藩铸币

'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贵州)、

'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

'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

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政权'。

🔹吴三桂

1️⃣利用通宝:吴三桂起事之初(1674)所铸,非年号钱。钱制仿效南明铸行“折银钱”,钱体有明显的滇钱风格,共有厘(小平)、二厘、五厘、壹分四种,小平另有背贵、云等版别,整体铸量较大,铸工精美。

2️⃣昭武通宝: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周”,建元昭武,铸昭武通宝。昭武通宝铸有小平、背壹分两种折值。

3️⃣洪化通宝:吴三桂称帝后不久即于当年八月病逝。其孙吴世璠至贵阳继位,改元洪化,铸洪化通宝。洪化通宝仅见小平钱,整体铸量较多,钱背有工、户等。

🔹耿精忠

公元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发动三藩叛乱。

公元1676年,靖南王耿精忠在闽中地区,铸裕民通宝钱。该钱按照判别分为,小平光背,折二背右“一分”,折十背左右“壹钱”,背左右“浙一钱”等。

吴三桂及继任者吴世璠与耿精忠均铸行有大量钱币,形制继承南明永历式样。三藩钱时代虽然属清,但由于其与前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一般钱谱将其列在南明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