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时,日本、德国、意大利这些轴心国,其实来往不多。
不仅来往不多,他们互相之间还会挖坑。
比如日本陆军1943年后去德国买“虎式”坦克,就被德国人狠狠宰了一把:日本付了60万马克的货款,德国不仅不发货,还“征用”属于日本的坦克去诺曼底填口子。
这个仇,日本人一直记着。
但在1944年到1945年,日德之间的来往却变多了。柏林政府曾多次给东京发报:“祝贺轴心国战友在太平洋战场取得辉煌战果”。
不怪德国人这么开心,咱先看看日本公布的战报是什么样:
1944年10月的“台湾冲航空战”,日军自称击沉美军航母11艘、击伤航母8艘,击沉美军战列舰4艘,还击沉巡洋舰、驱逐舰等共22艘,击落美国飞机上千架。
此战,日军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一半兵力,日军的太平洋大反攻要开始了。
请问,你要是德国人,你在1944年被苏联、英美夹击时,看到盟友日本打出这种逆天战绩,你能不开心?你能不发贺电?
这个战报别说德国人了,美国人看到都发愣。
据说罗斯福总统从情报人员手里得到了日军的战报,吓得他赶紧询问尼米兹、哈尔西:咱们的军舰怎么样?
哈尔西无奈表示:总统阁下,被日本人击沉的战舰,正在海底向东京进发。
二战末期,德国人还算比较老实,一是一、二是二。
日本这边,大本营的战报一个比一个离谱,尤其是海军,他们战报里的美国海军起码被灭了两遍。
那么这个风气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就不得不提日本海军的灵魂人物,以谋略见长,以偷袭出名,第一位战死的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元帅。(追授的)
山本五十六,在1943年4月18日死于太平洋。
当天,美国战机拦截山本的座机,在布干维尔岛将其击落。(山本在空战中中弹,被打成筛子。)
山本的死,要怪参谋长宇垣缠,他劝司令去前线视察,鼓舞一下将士的士气。山本也有这个想法,因为在他的脑海里,自己刚刚指挥了一次胜利决战:伊号作战。
这次作战,日军以航空兵为核心,两路出击,东线轰炸了所罗门群岛的美军机场和舰队;西线轰炸了新几内亚岛的美军,打击了美军的“钳形攻势”。
根据前线战报,日军酣畅大胜——机场炸了、军舰炸了、运输船炸了、敌机击落了。
山本大喜,以为日军能喘一口气,于是前去劳军。
这个大洋赌徒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手下个个吹牛,谎报战果骗勋章、躲避责罚。
山本五十六出门不久,就一命呜呼。而这种瞒报伤亡、谎报战果的习惯,则被日本海军保留,最后无法无天。
伊号作战是赌徒山本的一次“梭哈”,他直接把宝贵的舰载机、飞行员,全部拉到岸上起飞作战,并在战斗中被消耗。
那么山本为什么要搞“伊号作战”?日军飞行员又为什么谎报战果?此战对日军有什么影响?
(专注古代战争、近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偶尔更新国际局势分析,喜欢的话请点赞或关注,这对我很重要,谢谢。)
1941年末,日本偷袭珍珠港,同时侵略了东南亚,日本海军护送陆军杀入南太平洋。
到1942年初,日本基本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南线兵力抵达巴布亚新几内亚,开始和东部的澳大利亚军队交战。
日本陆军在酷热、潮湿的丛林里和澳军、美军纠缠,大本营在这里成立了第17军,由百武晴吉指挥,作战区域覆盖新几内亚、新不列颠、所罗门。
17军在5月成立,本来雄心勃勃。
但没过多久,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惨败,4艘航母被击沉。
海军断了一臂,制海权空缺,所谓的“东南战区”情况恶化。
压力之下,日本陆军增强在新几内亚、所罗门的存在,填补战略空缺。在太平洋作战,制海还是为了制空,制空权高于一切,所以日军的大目标就是修机场。
17军派遣部队登陆新几内亚的东部,占领布纳地区,修建机场,并派兵翻山南下,进攻澳军据点莫尔兹比港。
同时,日军在所罗门的“瓜达卡纳尔岛”修建机场,希望切断盟军的南太平洋补给线。
这两次行动,就是后来的布纳战役、瓜岛战役,差不多都在1942年夏爆发。
美日前后鏖战几个月,在1943年初得到结果。
日军两线惨败。
日本陆军士兵在雨林中被饥饿、疾病折磨,宛如行走在地狱,死伤数万人。海军则在几次海战中损失大量军舰和舰载机。
尤其是所罗门海战,前后长达半年,美日舰队大战7次,日军损失各型军舰50多艘,战机200多架。
两线全部失败后,东京大本营坐不住了。因为两线全丢,美军的反攻箭在弦上,国防圈要保不住。
于是“南方军司令部”下令,瓜岛打完,趁着这个空档挥军杀回新几内亚,作战代号“八十一”。
1943年2月底,日军第18军的51师团,共7000人坐着七八艘运输船,由驱逐舰、战斗机护航,从新不列颠的司令部拉包尔,向西前往新几内亚岛。
结果就在中途,日军遭到了美国海军的拦截。
大战过后,日军8艘运输船被击沉、4艘驱逐舰被击沉,“八十一号作战”失败。
3000多鬼子变成水鬼,更关键的是,51师团损失大量的物资、武器,一大批火炮、弹药、粮食、汽车、燃油都沉没了。
此战史称“俾斯麦海海战”,基本就是一边倒的屠杀,日军浮尸布满海面,日军将其称为“丹皮尔海峡悲剧”。
这一战打完,日本陆军彻底不干了。据说今村均和山本大吵一架——淹死的都是陆军,丢的物资也是陆军的,海军在干嘛?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情绪低落,表示:我们尽力了,没有制空权,没办法。
日本陆海军向来不和,山本心底里认为去新几内亚是浪费资源。应该先考虑所罗门,这里是司令部拉包尔的屏障,是海军的反攻希望。
海军和陆军吵到天皇跟前,大本营考虑战况,最后下达了《大东亚战争第三阶段海军作战方针》。
大本营命令:军事重点放在新几内亚半岛,不能让那里的陆军饿死,而在所罗门暂时采取守势。
但大本营也给海军开了门:海军要主动出击,破坏敌人的港口、机场,压制美国的空中力量,夺回制空权。
此举的目的,还是保障日军在新几内亚、俾斯麦等地的物流通道。
山本五十六得到命令,在和宇垣缠以及其他参谋合计后,2月底拿出了“伊号作战计划”。
伊号作战里,山本五十六还是老样子,他又策划了一个精密的、取巧的战术。
该作战分X和Y两部分,以航空兵作战为主,要打击美军的有生力量。
X作战朝向所罗门群岛,山本打算在4月初派出精锐航空兵,把聚集在所罗门群岛南部的美军战机、军舰、机场扫荡一次。
然后在4月中旬,Y作战开始,日军要空袭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等据点,给新几内亚日军减轻负担。
山本五十六计划,调拉包尔基地的陆地航空兵,和第3舰队的航母舰载机一起出动。
草鹿任一的第11航空舰队,和小泽治三郎的第3舰队,加上拉包尔基地的零散轰炸机,拉出来180多架舰载机,200架陆基战机,共380多架战机去执行“伊号任务”。
当时在整个南太平洋,日军一共才400多架飞机(最大动用量才500)。美军更多,有500多架,而且还在生产。
所以,赌徒山本五十六这一战术就是要“梭哈”。
直接压上老本,只要打掉美军的一部分兵力,就能争取起码3-5个月的空挡,日军就能重新整顿、进攻。
瑞鹤、瑞凤、飞鹰、隼鹰几艘航母的舰载机全部参加战斗,航母飞行员们议论纷纷。
因为航母飞行员历来比较金贵,其技术要求更高,培训成本更大。最起码,他们能在航母上起飞、降落,很多陆地飞行员做不到。
所以第3舰队的参谋们去找参谋长宇垣缠,说这样不合理,应该保护舰载机飞行员。
从陆地起飞轰炸,这些事儿让普通飞行员,或者让陆军航空兵去就行了。(其实根本原因是陆军不跟海军玩了,不帮忙)
他们觉得实在要出击,就把航母开出去,体体面面打海战,咱们好歹是海军。
但山本五十六和宇垣缠坚决拒绝出动航母——日本在短短1年损失了6艘航母,剩下的航母不多了,开出去要是再被击沉,那就真的全完了。
所以舰载机上岸,也是无奈的办法。
山本五十六的命令在3月中旬下达,3月20日,各部队陆续开始从其他岛屿,甚至从本土前往南太平洋。(飞鹰、隼鹰在本土保养)
整训完毕后,4月1日,日军进行了试探攻击,和美军爆发空战。
4月3日,日军飞行员准备出发,宇垣缠劝山本五十六去拉包尔,鼓励将士们出征。(次日就是山本生日)
山本五十六坐飞机来到拉包尔,基地人声鼎沸,他给飞行员做了演讲,说了诸如“国运在诸君之肩”之类的话。
可因为天气原因,日军延迟到7号才出击。
日军共出动206架零式战机、81架“九九舰爆”、83架“一式陆攻”。
7号中午,出动157架零式、67架“九九舰爆”,从拉包尔起飞,先到布干维尔岛的布因、巴拉尔补给,然后前往瓜岛海域。
别看总数不多,这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军出动最大规模的机群,也就比珍珠港的规模小。
2小时后,美军侦察机发现日军奔袭,亨德森机场起飞60多架战机开始空战。
太平洋舰队的6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还有一批后勤船只都遭遇了轰炸,日军激战后撤退。
此战,日军仅仅击沉一艘美军驱逐舰,一艘运输船,几架飞机。至于日军,损失战机十几架。(还有降落时坠毁、坠海的)
这个交换比,可以说完全不赚。可是在回去后,日本飞行员们撒了谎。
在机群回到拉包尔时,山本五十六带着宇垣缠,以及其他高级军官,站在机场迎接飞行员。
航空兵的军官们脸上红彤彤的,他们可能不想让司令失望,就报告“大获全胜”。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击沉很多舰艇,击落大量飞机。
次日,从布因机场返回的参谋高田利钟回报:
击沉美军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10艘运输船,击落战机40多架,还炸伤不少美国军舰。
山本闻讯大喜,他的“梭哈”终于换来了回报,美军的反攻计划泡汤了。
殊不知,他这个老赌徒,被手下牵着鼻子溜。
紧随其后,Y作战开始执行。
整顿4天后,4月11日,日军90架战机空袭新几内亚得奥罗湾。
12日、14日,日军出动260架次的零式战机,20架次的九九舰爆,50多架次的一式陆攻,对莫尔兹比港、米尔恩湾的美澳联军进行攻击。
这次进攻,美军已有准备,所以日军收获不大。莫尔兹比港部分跑道和房屋受损,一些战机被摧毁在地面上。
美军的舰船损失很小,仅有一艘运输船被毁。
但是在日军飞行员口中,这次作战的结果更加辉煌:炸沉了美国军舰20多艘,击落美国飞机上百架。
原因也很简单,山本五十六老爷子带着参谋长宇垣缠,早上送飞行员出征,晚上迎接他们归来。
飞行员们压力真的很大,只能一天比一天打得好——击落敌机更多,击沉敌舰更多,起码要让司令笑一笑。
本来16日,日军还要再出击一次,但遇到了暴雨天气,行动取消。
但“伊号作战”完全成功了,山本司令认为锦上添花大可不必,就取消了后续进攻。
随后一算账,日军损失59架飞机,击沉美军30艘以上的军舰和运输船,击落美军战机近200架。
这个辉煌战报发回大本营,联合舰队开始给各航空队的飞行队长申请勋章。
可山本五十六不知道的是,其实美军仅仅损失30架战机,4艘舰船,一座油库。
这样的损失,对美军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仅仅在4月,美军就补来上百架飞机。
山本五十六被蒙在鼓里,可他的心情愉悦至极。他在4月4日度过了59岁的生日,现在作战计划成功,是双喜临门。
4月17日,山本五十六出发去布干维尔岛的布因等地慰问前线部队。(该决定在一周前定下)
从拉包尔到布因,飞行近俩小时,这里距离美军已经很近了。
山本五十六认为,自己去慰问,能振奋军心,鼓舞士气。至于美军嘛,刚受重创,不足为惧。
身边的年轻参谋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危险系数太高。
山本最后坚持要去,让布因的日军做准备,拉包尔提前给前线发起了电文,代号“机密131755”。
电报很详细,内容有山本五十六到布因的时间,穿着打扮,行程安排。
日军接到电报后细心准备,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美国人也接到了电报。
日军的电报密码早都被美国破解,得知山本要来前线,该电报从瓜岛上报给了海军司令尼米兹。
尼米兹斟酌再三,决定对山本五十六进行“斩首”。
18日凌晨,美军P38战机从瓜岛亨德森机场起飞,在早上7点多到达布干维尔岛。在这里等候几十分钟后,他们遇到了山本五十六大将乘坐的“一式陆攻”。
一阵空战结束,7点45分,山本五十六和宇垣缠的座机都被击落,山本当场死亡,宇垣缠落海后被救回。
山本五十六之死,才是“伊号作战”的直接结果。
直到他死亡,他都相信日军已经重创美军,美国在短时间内无法反击。
被骗的还有大本营。
山本死后,拉包尔的将领陷入恐慌,消息被封锁。海军内部代号“甲事件”,一个月后才对外公布。
政府给山本五十六举行国葬,参与者高达百万,追授元帅军衔,哀荣至极。
裕仁天皇都问起这事儿怎么搞的,在一系列的调查,质疑后,东京大本营认为美军根本并未受到重大打击,反攻箭在弦上。
作为二战里日军战死的最高级别长官,山本死亡的涟漪,在战争最后2年引起连锁反应。
他是个被神话的人,是海军士兵的偶像,是日本人民心里的“英雄司令”。
就连陆军,对山本五十六也忌惮三分。
山本五十六的死,让日本海军有一股消极思想蔓延,失败气氛越来越重。连中途岛惨败,很多人都没这么消极,因为山本大将还在。
当时日军将领的日记,都记述了对国家、对战争的质疑。
“山本阁下都殒命太平洋,我们真的能打败英美吗?”
而且必须承认,日本联合舰队后来的司令,水平、业绩都不如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军败得比陆军还快。
最后在1945年,日本海军被陆军在御前会议羞辱,也算近代日本是一大奇景。
按理说,虚报战绩,吹嘘战果,害死主帅,第3舰队和第11航舰的飞行员应该被追责。
但日军并没这么做。
因为飞行员们当时的战报,经过层层审核,各部队各级的参谋、主官都参与其中。
他们不敢推翻这个结果,联合舰队上级如宇垣缠等人哪怕知道这事儿有水,也不敢搞一次运动,整肃风气。
毕竟战事火烧屁股,团结内部已经很不容易,谁敢挑头追责,谁就是所有海军的敌人。
于是乎,1943年末开始,日本海军的战报开始放飞自我,在各种空战、海战中,虚报战绩成为潜规则。
此风蔓延开来,以至于海军内部都有一套规矩:参谋们会给东京报一套好看的战报,让天皇和老百姓乐一乐。
至于高级参谋们开会,则用真实的战绩,仔细研究美日态势。
毕竟他们还有理智,骗别人,但不骗自己。(也骗陆军)
发展到1944年夏秋,马里亚纳海战、台湾冲航空战,甚至到1945年的冲绳海战,海军扯谎骗人到了极致,几乎每次都歼灭美军几十条军舰,上千飞机。
日本帝国也拿着这套说辞,骗自己的老百姓,结果是美国的炸弹丢到了东京。
可以说,日本海军的谎言就是一瓶毒药,开始毒死了一个山本五十六,最后毒死了日本。
参考资料:
1.《是谁击毙了山本五十六》陈宇
2.《复仇的闪电——击毙山本五十六》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