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对越战争,谅山战役究竟有多惨烈?老兵直言,回想起来腿都发软

【引言】谅山那场战斗有多激烈?老兵用俩字就概括了——腿颤。不是因为胆怯,而是因为炸弹落得太频繁、烟雾弥漫得太厉害、山坡陡

【引言】

谅山那场战斗有多激烈?老兵用俩字就概括了——腿颤。不是因为胆怯,而是因为炸弹落得太频繁、烟雾弥漫得太厉害、山坡陡得吓人、子弹满天飞。

那场战斗,山头热得像火烧,地面烫得能煎蛋,城池是战士们硬拼下来的。战斗结束后,大家连“赢了”这俩字都压着嗓子说,生怕声音大了,自己心里发憷。

【谅山不是馅饼,是带刺的铁锅盖】

1979年2月27日一大早,广西那边传来炮火声,标志着攻打谅山的战役拉开了序幕。谅山可不是一般的城市,它位置关键,往北能守住交通要道,往南就是越南首都的大门。

这个地方在越南北方,离中越边境超近,只有18公里,到河内也就130公里,是个军事上特别重要的地方。咱们中国军队派去的主攻力量是第55军,还有54军的162师、43军的部队,以及50军的148师,加一块儿大约有8万人。

咱要面对的对手,是越南的那个“金星第三师”。这部队在越南军里可是响当当的,说是精英中的精英,从跟美国打的那会儿就一路拼杀过来的。他们底下有几个团,像12团、141团,还有那个炮兵68团,个个都是挂着“英雄单位”名头的狠角色。

谅山外面被扣马山、417高地和巴外山这三座陡峭的山头包围着,地形特别险峻,火力也很猛烈。奇穷河从城里哗啦啦流过,把谅山自然地切割成了南北两块,这里就像是个“刺藏在碗底,城里还有条河”的典型易守难攻之地。

那天一大早,中国军队先是一阵猛烈的10分钟炮火攻击。55军的163师里头,487团主要攻打扣马山,488团则直扑417高地,而164师的491团呢,他们的任务是啃下巴外山这块硬骨头。

那天运气不佳,战场上雾气蒙蒙,雨水连绵不绝,视线模糊到只能看清几十米远。咱们的队伍在往前冲的时候,老是不小心就闯进了越军的交叉火力网里。

越南军队早就在山头上摆好了高射机枪、火箭发射器和迫击炮,那些炮火从山顶猛地倾泻而下,像洪水一样猛烈,让人根本无法前进半步。

我们装甲兵在紧要关头可是立了大功:为了撕开敌人的防线,他们直接冲到了最前面,把敌人的炮火都引到自己身上,而步兵呢,就按照小班的编制,分散开来慢慢往前推进。

步兵只要攻占一个高地,就会发射信号弹,炮兵看到信号后,立马往前推进200米进行炮火轰击。这种“发信号、开炮、往前冲”的步骤,就像在战场上用梳子梳头一样,一点点地往前推进。

谅山战斗中,最棘手的一块硬骨头,那就是巴外山。那边越军整整一个营守着,占据着十多个山头,周围还布满了地雷,防守得严严实实。

我们491团先是派出一个营去东边假装攻击,主力部队则悄悄绕路到西南方向,想给敌人的炮兵阵地来个突然袭击。步兵借着大雾的掩护,一边排雷一边翻山越岭,特别艰难。紧接着,两边就在山头那地方,开始了面对面的激烈枪战。

接着,咱们部队绕到主峰两侧,两面夹攻,把一个越军营给全歼了,顺利拿下了主阵地。

一整天激战过后,中国军队的战场上遍地是火药味,士兵们个个满身泥泞,浑身是血,不过总算是拿下了扣马山、417高地还有巴外山这几个重要的战斗位置。

【一场仗打得三路炮兵都打哑了】

到了3月1号那天,谅山外面的高地都差不多被咱们清理干净了。随后,咱们的部队兵分三路,分别从北面、西面、东面三个方向一起逼近谅山的北市区,把它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主要战斗力还是来自55军的163师、164师和165师,它们联合组成了突击队伍,配备了300多门大炮。这次行动的重点是攻打大小石山和279高地这两个地方。

那天早上,大雾还是笼罩着,可解放军的攻势一点没受影响。炮兵指挥官一声号令,猛烈的炮火就像下雨一样倾泻而下,短短三十分钟,谅山北边的城区就已经被大火吞没了。

越军挡不住这么猛烈的炮火,就不再硬守山头了。他们开始利用市区的楼房和街道,设置火力防线,一栋楼一栋楼地跟咱们对抗。

我们163师的489团挑了大梁,担当主攻,目标是直捣大小石山,想要闯出一条路到奇穷河大桥。但敌军那边也挺棘手,火力猛得很。

中国部队屡次发起猛攻,但总是碰壁。为了扭转战局,他们决定再次派出坦克。士兵们把坦克开到离敌人不到500米的地方,直接用坦克上的大炮对准敌人的碉堡,猛烈开火,把碉堡里的火力给压了下去。

步兵小队则从两边绕过去,他们用炸药包和喷火器来搞定那些地堡和山洞。特别是那个小石山阵地,每个火力点都得像点名一样,一个一个地解决掉。

3月2号上午11点钟,大石山、小石山和279高地都被咱们拿下来了,这样一来,奇穷河北边的敌人就退路没了。随后,咱们另一队人马火速赶到奇穷河大桥那儿,把敌人给团团围住了。

这次战斗,在谅山市里头,咱们部队动用了上万发的炮弹,还有好几十辆坦克,步兵也跟着一步步推进,一条街一条街、一个房子一个房子地清理敌人。结果,整个市区被炸得稀巴烂,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子,街道上都是深沟。到了这个时候,原先定的任务都已经搞定了。

可就在这时候,越南方面倔强得很,就是不肯低头,一口咬定:“谅山还在我们手里!”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军队并没拿下“老市区”,就是那个奇穷河的南岸地界。

这话一说出口,战场上紧张的气氛瞬间又加剧了许多。

【跨过奇穷河,敌人心先崩了】

3月4号早上6点50分,解放军又一次发动了攻击。这回他们的目标是奇穷河南边的“老城区”,还有428高地、391高地和文庙那些地方,决心不让越南有任何可以挑剔的理由。

河那边守着的,是越军第3师剩下的人马,他们像被困住的猛兽,还在拼命挣扎。咱们这边主攻的是55军和43军,打法就是先用猛烈的炮火轰一遍,然后再强行渡河冲过去。

我军这边,一边忙着调动冲锋舟赶紧过河,一边开动火炮朝南岸的高地猛力开炮。雾还是那么大,不过咱中国炮兵现在对“摸黑打靶”可熟悉了,几轮炮火下来,那叫一个准,直接把越军的防线给炸了个底朝天。

同时,突击队被分成多个小队分别渡河,他们沿着楼房和山脚一路向前,对那些坚持抵抗的敌人进行了街巷战、山地战以及近身搏斗。就那么几个小时,428、391高地和文庙这三个重要位置就都被攻占了,越军的防线全面垮塌,损失非常惨重。

到中午11点,咱们中国军队已经冲到了谅山以南大概5公里的地方,把谅山整个城区都给拿下来了。

这场仗,直接往前冲,两边同时包抄,还得从水上猛冲过去。各种兵种一起上,火力猛得吓人,近战打得没完没了。地形乱七八糟,天气也糟糕透顶。这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里,打得最狠、死伤最多的一场仗,让人印象深刻。

战士们回想起那段经历,心里还是五味杂陈:真是太狠了,吓得腿都直哆嗦!

战斗结束后,55军干掉了1万3千多名敌人,成了整个战场上杀敌最多的队伍。越南那边的第3师呢,差不多被打得没剩几个人了。越南军队压根儿没想过,自家的家门口会遭受到这么惨重的失败。

谅山战役的结束,标志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精彩收尾,它在河内的边缘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同时也深深刻印在老战士们的脑海里。

那些身影在山岭、堡垒、街道间来回穿梭,战场上炮火轰鸣、烟雾弥漫、雨水滂沱的节奏,一响一停,到现在还仿佛在耳边嗡嗡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