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南宫读书会】《性格的力量》不完整的性格在成年后的体现

第288期Hi~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南宫读书会,上期我们说到了性格与幸福的关系,这期我们来看看关于不完整的性格所带来的

第288期

Hi~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南宫读书会,上期我们说到了性格与幸福的关系,这期我们来看看关于不完整的性格所带来的影响。

第一部分:不完整的性格

没有形成明确的品格而仅仅达到结构底层的个性,若经过进一步发展可以成为完整的品格,很多成年人也没有走出过这个只适用于儿童的发展阶段。

在行为中,这种个性会表现出不一致性,使我们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它。一个母亲可能爱某个孩子比另一个要多,对待他们时会表现出相应的偏爱和不公正,因为她完全是自己母亲情感的产物,而她的行为主要是这些情感所激发的冲动和欲望未加任何修饰的即刻表达。

若一个人的主导情感是对领导的高度忠诚,那么他很可能显示出或具备忠诚于对象的品格,他是由自己所敬慕的领导一手打造的,不加质疑地接受领导的道德评判,坚决执行领导的命令。这种忠诚包含着一些令人尊敬的东西,但它可以和恶劣的行为并存,如果领导本身是残忍、贪婪、冷酷的,那么下属也同样会反映出这些品质。

虚荣的人就是由于思想的贫瘠,以及一种几乎甚至全部由于羡慕他人而引发的强烈自我关注,导致了个人特点不突出,过分在意外表、服装、姣好的容貌和双手、高人一等的言谈举止。关注这些低等内容,实际上是对道德品质的一种忽视。

我们可以将虚荣分为两类:

第一类来自自我满足的人,他们自信已经拥有了一切自认为美好的东西,常常因来自他人真实或虚假的肯定和赞赏而感到满足,因而增加了对自我的关注。

第二类虚荣会令其本人不舒服得多,这是一种不安的虚荣,这种虚荣的人很容易发现或想象他人对自己否定的迹象并且因此感到烦恼。这种虚荣若与易怒的性格相结合,就会形成好斗的品质。

对于智慧略高的虚荣之人来说,自我关注令他们所羡慕的事智慧力量,或许是某些特殊能力,比如演讲技巧等,并且会促使他长期深远地培养这些能力。

自负是变化多端的,虚荣是自负的低级或简单形式之一,虚荣在野心中也占据了较大部分,有着雄心壮志的人不会轻易满足于自我关注。

那些性情内向一些、比较深思熟虑的人倾向于通过对一些伟大成就的谋划来满足自己的野心,他们的自我满足不那么依赖于实际的称赞和欣赏,而是靠着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最终目标。

如果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与对另一人或事物强烈的喜爱之情相结合,那么坚持己见就会变得平和亲切一些。对于有野心的人,自我关注会衍生到他的双手和大脑所完成的工作:一本书、一幅画等等。这些自我创造受到人们的认可和羡慕,部分导致了自我膨胀,这种对自我关注的衍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质。

如果某个固执己见的人非常爱他的孩子、家庭、祖国和教会等,那么他的自我会因为某些利他主义的入侵而有所缓和。

骄傲这种品质与虚荣和野心二者都有联系,他们的来源都是由于未经受过失败的自我关注。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它只存在于那些性格中顺从驱动力较弱的人身上。从虚荣的层面来说,骄傲的增长需要一定自然或环境所形成的天赋,取决于虚荣之人所珍视的细枝末节上的个人优越感。从野心层面来说,骄傲依赖于权力的掌握,权力是否足够让人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及能否持续成功地行使这些权力。

第二部分:追求

大多数道德品质有其截然相反的对立面,我们所了解的品质名称大多数都仅仅适用于靠近某一极端或其他相反品质领域的那些个性。与虚荣相对的是对外表毫不在意;与野心相对的是不思进取。

与骄傲相对的是谦逊,这种品质的形成是由于顺从驱动力的原始力量,或者是由于大量的磨练、拒绝和失败,逐渐导致了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较低评估,不断地打击削弱了他的自我关注的驱动力。

骄傲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被动的骄傲,即满足于他人对自己拥有的品质和财产的羡慕;

第二种是更为主动的骄傲,通过行使自己的权力和利用自己已有资源寻求更广泛更响亮的赞誉。

天性充满活力但内敛的抱负之人若是真正取得了成功,无须炫耀也会感到非常自豪;性格外向又充满活力的骄傲人士则会不断地炫耀自己,而有些性情易怒者会对他人表现不屑一顾。

谦逊也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主动的谦逊,属于精力充沛天性好斗之人,在他人的长处面前他会表现得谦逊顺从,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则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并且会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第二种是被动的谦逊,或者称其为卑躬屈膝更为合适,在任何拒绝和屈辱面前,这种谦逊的人只会低头没有任何不满,这种品质只属于那些缺乏活力和斗争精神的谦逊之人。

品格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在所有道德情感缺失的情况下对纯粹意志力的培养,这一类型的品格或与之近似的品格并不罕见,为追求目标不顾任何形象、礼节、道德而不懈奋斗的人都是这一类型的例子。

若没有对行为和品格的思考,品格塑造能够进行到何种程度,同时说明了这种情况下该过程的局限性。“君子”会非常忠实于为其定下的规矩,礼貌规定了在特定情况下什么是他必须做到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但在这个限定区域之外,他的行为完全取决于内心原始的冲动以及具体的情感。

当一个年轻人懂得欣赏并尊重某些品质同时厌恶和鄙视另一些时,当他将自己敬重的品质按照其价值排序后,他会自然而然地想要拥有自己珍视的品质并且在行动中有所表现,同时他也会希望自己摆脱掉另一些品质,避免这些品质的任何体现。

通过这种方式,在一个道德传统优良社会的引导下,人们的品格会逐渐突出并丰富起来,同时还规范了行为。

我们如何区分虚伪和追求理想呢?愤世嫉俗的人模糊了二者的区别,这种区别还受到了当下心理界的赞颂,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一些人通过自我培养建立的人格品质称为“人格面具”,这是我们每个人呈现给世界的面具,是掩盖了我们天生本性的面具。

虚伪的人渴望自己看起来具备美德或者某些好的品质,追求理想的人渴望拥有这种品质,将它变为自己的东西并融入自己的品格之中。但也有处于二者之间的例子:如果一个年轻人正在努力获得他目前不具备的东西,那么他应该如何避免假装拥有了自己没有的东西呢?

第三部分:为人父母

真正有说服力的事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话语,孩子通过我们想让他们成为什么样子来认识我们,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总是善于记住别人的赞美之词。教育者首先要提升自己,控制孩子的意志要遵循的首要规则是:首先成为你自己的老师。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所知道的最重大的责任莫过于为人父母,只有包含着父母和孩子的家庭才是真正完美的一所性格学校,父母双方不仅可以相互学习,还可以向孩子学习,在这一点上,独生子女家庭就存在很大的缺陷。

幸运的是,这个最佳的孩子数目是每一个健康女人都可以承受的,不会消耗她们太多的力气。父母能从孩子那里获得许多可以丰富性情的东西,这点也值得庆幸的。

那种小看父母角色或是不认为父母难当的行为是不明智的,父母要想出色地完成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就必须付出许多努力和牺牲,多数情况下,还要承受许多令人心碎的悲伤和失望。身体懒惰、内心自私的人应该避免结婚,因为这种人不可能会喜欢“为人父母”这项工作。

父母身份应该被看作一种特权,只允许给予那些方方面面都有资格获得这一特权的人,如果不是处于对未来的幸福健康考虑,而是出于个人的任性或是一时兴起,那就不具备获得父母身份的资格。

在现代社会里,父母越来越多的行为动机都在表明他们想要逃避他们的主要责任,他们把孩子委托给自己或是国家雇用的人,由他们来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意识到童年的短暂,仅仅短短的几年之后,这些精灵古怪的小东西就会长成我们一样的男人女人。当我们回首这几年时,我们会为它的短暂感到吃惊和悲叹,我们会为和孩子分离的每一天感到遗憾,会为没有充分利用父母身份这一特权的每一时刻、没有充分利用那些充满快乐而又大有裨益的相处机会而感到悔恨不已。

父母要是自信,就会明白能给予孩子的最大恩惠其实就是成为孩子的伙伴。要是在这一点上,他们都不自信,那他们就不应该为人父母。

现在的孩子失去了以前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现代的生活环境也对他们做出了更大的补偿。

首先,他们的自尊心从一开始就免受了“性本恶”这一有害学说的危害,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基于“性本善”这一假设之上的,只要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组织良好的有机体,他们就会自然地去追求真、善、美。

第二,父母也认识到不应该再靠痛斥、吓唬或者惩罚来压制孩子脆弱的想象力,迫使孩子沿着他们设定的方式生活。

第三,孩子现在很容易接触到的各个领域的人,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第四,孩子生活的物质卫生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他的健康水平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在塑造孩子性格的过程中付出很大努力,但是我们也必须切实认识到在我们面前的有生命的有机体,这些有机体的基本构成元素、根本的价值取向和品质是天生注定的。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期我们说了一下关于不完整性格以及对美好性格的追求,同时也说到了为人父母的部分,后续的内容将会是围绕社会的身份来说明,在书中的这部分是分别给不同的身份写了不同的建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本书原文。

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我是南宫敏羚,关注我,和我一起开启阅读之旅,每天进步1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