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折腰:做回魏家人魏使君的转变,只因为小乔的一句话!

魏俨一脚踏进醉香楼的时候,廊下的灯笼刚好被风吹得晃了两晃。二楼雅间里飘出琵琶声,裹着脂粉气的笑声像蛛丝缠在他绣着暗纹的衣

魏俨一脚踏进醉香楼的时候,廊下的灯笼刚好被风吹得晃了两晃。二楼雅间里飘出琵琶声,裹着脂粉气的笑声像蛛丝缠在他绣着暗纹的衣摆上。掌柜的弓着腰迎上来,话还没出口就被抛过来的银锭砸了个满怀。

二楼最里间的门推开时,穿月白衫子的姑娘正在拨弄香炉。她抬头看见来人的瞬间,指尖被香灰烫得缩了缩。魏俨歪在绣榻上,衣襟敞着半片胸膛,眯眼瞧着窗外的护城河。水面倒映着整条花街的灯火,像碎了一河的金箔。

这个画面被巡逻的士兵看得真切。次日早朝,御史大夫的折子就递到了魏劭案头。奏章里说魏使君前夜又宿在青楼,还打碎了胡商从西域带来的琉璃盏。魏劭把折子扔给表哥时,顺手递了盏温茶。

徐老太太的佛堂总是檀香缭绕。魏俨跪在蒲团上,听着木鱼声数自己心跳。老夫人手里捻着佛珠,突然说起二十五年前的事。那年杏花开得早,她唯一的女儿穿着鹅黄春衫在院子里扑蝶,转眼就被陈滂的骑兵掳上了马背。

窗外的蝉鸣突然停了。魏俨盯着青砖缝隙里的蚂蚁,看它们扛着米粒排成长队。老夫人说当年找回女儿时,她怀里抱着个襁褓,眼神却像被抽了魂。魏俨的玉佩磕在砖面上,发出清脆的响。

小乔来送冰镇梅子汤时,正撞见魏俨在荷花池边喂鱼。锦鲤挤作一团争食,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靴子。她递帕子时说了句:“上个月我酿的青梅酒,埋在南墙第三棵桂花树下。”魏俨擦手的动作顿了顿。

三日后边州来使,带着陈滂亲笔信函。信使在驿馆等了三日,最后带着原封未动的信笺返程。那夜魏俨在演武场练枪,银枪头挑破十七个草靶,枪杆上的红缨被汗水浸得能拧出水来。

厨娘发现最近使君院里的剩菜变多了。往日总要加三回酒的夜宵,如今连食盒都原样退回。马夫倒是抱怨起来,说使君天不亮就骑马出城,害得他每日要多刷两次马鬃。

魏劭在军帐里盯着沙盘出神时,突然有双手把凉州地形模子推了过来。抬头正对上魏俨沾着沙尘的衣角,袖口还带着策马狂奔时溅上的泥点。那日他们说到戍边军粮调配,直到掌灯时分亲兵来添第三回灯油。

小乔在藏书阁整理兵书时,常能看见两个身影在沙盘前争吵。有次魏俨气得把代表敌军的黑旗扔出帐外,转头看见她抱着棋谱站在帘子边笑。第二日沙盘上就多了个拿青梅雕的小马驹,混在赤旗堆里格外显眼。

徐老太太寿辰那日,魏俨献了幅亲手绘的《八仙贺寿图》。展开画卷时,老夫人盯着何仙姑手里的荷花看了许久。宴席撤去后,佛堂里多了个新制的青玉香炉,刻着陈氏家徽的位置被磨成了祥云纹。

边州细作被擒那夜,魏俨带人围了西市胡商客栈。他踢开地窖暗门时,月光正好照见墙上的陈氏狼头旗。押解犯人路过醉香楼时,楼上掉下来个绣球,被他用剑鞘拍到街角乞丐的破碗里。

秋猎时魏俨射中的白狐,最后成了老夫人榻上的毛领。小乔在暖阁烹茶时,听见魏劭笑说表哥如今箭法精进,怕是能把陈滂帐前的帅旗射下来。魏俨往火盆里添炭,火星子噼啪炸开,映得他侧脸发亮。

腊月祭祖那日,魏俨的香插进宗祠铜炉时,外头正好开始落雪。供桌上的魏氏族谱翻开到最新那页,陈滂的名字被朱砂划去,底下添了行小楷:魏俨,戊辰年腊月初八归宗。

开春整军那日,魏劭把虎符拍在案上时,魏俨正在擦他的银枪。帐外新兵操练的呼喝声震得牛皮帐篷微微发颤,他系紧护腕抬头,正对上魏劭抛过来的军令旗。旗角扫过沙盘,推平了代表边州的山丘模型。

小乔最后一次见魏俨醉酒,是在老夫人病愈的庆功宴上。他抱着酒坛子靠在廊柱下,说醉香楼新换了厨子,做的炙羊肉还不如军营伙夫。月光漏过海棠花枝,在他衣襟上洒下点点光斑,像碎了的琉璃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