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忻莉莉分享跨界艺术与学术融合经验:多元实践中的策略与平衡

2025年8月1日,一场以“跨界艺术与学术融合”为主题的访谈活动在上海顺利举行。活动由欧洲城市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际华人

2025年8月1日,一场以“跨界艺术与学术融合”为主题的访谈活动在上海顺利举行。活动由欧洲城市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际华人台副台长宋莉莉主持,特邀跨界艺术实践者忻莉莉作为主讲嘉宾。多位来自艺术、学术、公益与商业领域的代表参与对话,围绕多元身份下的实践路径、价值融合与策略平衡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马来西亚莱佛士大学在读工商管理学博士,忻莉莉在多个领域深耕多年。她曾担任全球女神选美大赛亚洲赛区副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中国国际新闻上海新闻中心副部长,以及环球美人鱼大赛、环球海神大赛、环球蝴蝶女神大赛中国区副主席。此外,她是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长期从事竹笛教育及演艺工作,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与跨界整合视野。在选美领域,忻莉莉荣获多个国际奖项,如全球女神选美大赛民选冠军、风尚大赛季军、全球联合国小姐最佳才艺奖、马来西亚臻美国际女皇前五名等,为其跨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访谈伊始,主持人宋莉莉介绍了本次访谈的研究模型。该模型从策略、坚韧、行动、动力和热情五个维度切入,系统梳理跨界实践中的关键要素,为后续讨论奠定理论基础。

在策略构建层面,忻莉莉提出,跨领域发展的核心在于以“核心价值”为锚点,构建资源共生网络。她结合在艺术、商业与公益领域的实践,阐释了其三角模型战略逻辑:通过博士阶段所学管理学知识,实现三者之间的资源协同与高效整合。她强调:“核心价值能够在多领域发展中保持清晰方向,避免目标偏离。”

谈及多重身份的坚韧与平衡,忻莉莉分享了“优先动态管理机制”:即根据任务重要性实时调整时间分配,在关键阶段聚焦核心事务,并通过后续协调保持整体平衡。她指出:“韧性不是要求所有角色齐头并进,而是在动态中维持平衡。”她以竹笛教育、赛事运营与公益项目推进的切换举例,展示如何在多元角色中实现有效切换与突破。

在实际行动案例中,忻莉莉分享了“帮助贫穷寺院”,为贫困寺庙僧人送去温暖,弘扬佛教的精髓和智慧,传播宽容和爱的信息。“帮助贫困山区儿童”捐款付学费,为贫困生购买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确保他们在经济上无后顾之忧,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使贫困学生健康成长。她表示:“商业的聚光灯可以成为公益的放大器,这正是跨界的价值所在。”

关于核心驱动力,忻莉莉认为自己致力于诠释“东方女性力量”的多面价值。艺术理想、商业目标与公益初心,皆是文化自信在不同场域的延伸。她说:“女性既可以是舞台上的艺术家、教育领域的传承者,也能是商业决策者与公益行动者。”

对于持续投入跨界工作的热情源泉,忻莉莉表示,一方面来自民乐特别是竹笛所蕴含的东方哲学,另一方面也来自商业创造的价值链与公益项目中儿童因音乐而绽放的笑容。她表示:“我优先选择能同时传递文化、商业与社会价值的项目,让每一份投入都生长出多重意义。”

访谈中,她还介绍了在读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结合其竹笛教学经验,她指出音乐学习对儿童心理素质、逆商有积极作用,希望未来研究能让更多家庭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长远价值。

会议最后,主持人宋莉莉感谢忻莉莉的精彩分享,以及王树山、祝秋萍、郑云成、于鑫、程洪斌等嘉宾的积极参与。她表示,访谈内容将整理发布,供更多关注跨界融合与学术研究的人士借鉴学习。此次访谈不仅展现了跨界领域的创新实践,也为艺术、商业与公益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