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凌晨,中东夜空被爆炸的火光照亮。以色列国防军以雷霆之势对伊朗境内关键军事与核设施发动代号“狮子的力量”的大规模空袭,直指伊朗核计划与军事心脏。德黑兰、纳坦兹及伊朗西部多个省份接连传出巨大爆炸声,浓烟弥漫,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紧急暂停所有航班,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随即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而就在本周末,也就是6月15日,美伊原计划举行新一轮核谈判。而现在,战斗已经打响,还谈什么?
核心目标遭遇精准打击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电视讲话,明确此次军事行动旨在“打击伊朗核设施、弹道导弹工厂和军事能力”。以军首要打击目标锁定伊朗核计划的核心,位于纳坦兹的主要铀浓缩设施。内塔尼亚胡称,以军不仅摧毁了伊朗核科学家的研究基地,更精准击中了伊朗弹道导弹计划的核心设施。以色列国防官员进一步透露,在首轮打击中,已有伊朗军方指挥官及高级核科学家丧生。
伊朗高级将领疑遭定点清除 空袭同时伴随疑似针对伊朗军事高层的“斩首行动”。伊朗官方媒体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将军在袭击中遭以色列暗杀。稍早前,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将军同样遭遇暗杀。尽管这两则关键信息尚未得到伊朗官方最终确认,但若属实,无疑是对伊朗军事指挥体系的重创。
这里有一个细节,率先发布消息的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被指出是亲“改革派”的媒体,对于伊朗军方高层被暗杀一事抢先发稿,颇有一种早有准备的感觉。不得不说,伊朗内部的混乱程度,还是超乎想象。分析人士指出,伊朗内部可能已经被渗透,温和派或许是在利用以色列之手消灭激进派力量。
面对袭击,美国紧急划清界限,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迅速发表声明,竭力撇清美国与此次袭击的关联。“以色列对伊朗采取了单方面行动,”鲁比奥强调,“美国没有参与对伊朗的打击”。他同时转述以方立场,称以色列认为此次行动“是自卫所必需的”。鲁比奥警告伊朗不应将美国利益或人员作为报复目标。《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官员消息称,特朗普政府已明确告知以色列,美国不会在未来几天内为其可能的后续打击行动提供军事支持,这一表态为美以在伊朗问题上的潜在分歧埋下注脚。
内塔尼亚胡在讲话中宣称行动“将持续数日,直至消除这一威胁为止”。以军在声明中称数十架战机已完成第一阶段空袭,袭击对象包括伊朗境内数十个与核计划和其他军事设施相关的目标。以色列防长加兰特发出预警,预计伊朗将对以色列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进行报复。中国驻伊朗使馆已紧急发布安全提醒,呼吁在伊中国公民和企业加强安全防范。
以色列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对其长期宣称的“绝不容忍伊朗拥核”原则的最强硬实践。选择打击纳坦兹浓缩设施及弹道导弹项目,旨在摧毁伊朗核武研发的关键物理基础与运载能力。而针对革命卫队总司令与总参谋长等高价值目标的疑似“斩首”,则意图瘫痪伊朗的核心军事决策与报复能力。
美国虽口头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但鲁比奥声明拒绝对后续行动提供军事支持,清晰表明特朗普政府极力避免被卷入与伊朗的直接军事冲突。这种“有限背书”的姿态,既是对中东局势失控的担忧,也可能反映了美以在如何应对伊朗威胁策略上的微妙差异。
伊朗正面临严峻考验。核设施遭受直接打击、核心军事领导被杀、弹道导弹被破坏,任何一项都足以构成重大战略挫折。伊朗的报复方式与强度,将是决定局势走向的关键。大规模导弹袭击以色列本土?代理人武装在地区内多点出击?抑或采取更克制的姿态?其选择将深刻影响整个中东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
未来72小时将是关键,伊朗若确认巴盖里和萨拉米的死讯,伊朗不得不迅速展示反击能力以安抚国内民意,可能通过代理人武装发动袭击,并为直接军事行动做准备。特朗普政府若无法约束以色列后续行动,将直接破坏伊核谈判未来的进程。
这场由以色列主动挑起的军事风暴已将中东推至悬崖边缘。伊朗指挥体系遭遇重创,而以色列宣称行动将持续数日,可以说,战争已经爆发,以色列可能要面对伊朗的猛烈报复。而伊朗现在除了要进行复仇之外,当务之急还是去解决一下内部问题吧!军队总参谋长和总司令都能被以色列精准定位,然后暗杀,要说没有内鬼背后捣鬼,恐怕很难实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