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到底有多难受?关于这一问题,相信所有鼻炎患者都非常有发言权,鼻炎发作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而且还有可能会诱发头痛、头晕等病症,而鼻炎的发病诱因有很多,比如花粉、病邪侵入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鼻炎发病率,而就病邪来说,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寒邪,很多时候,寒气往往就是鼻炎的“罪魁祸首”。
当我们的鼻腔受到寒邪侵袭时,就很容易发生堵塞,由于鼻子和肺相通,肺开窍于鼻,同时肺主司呼吸,而这个作用的发挥主要就依赖于鼻子,所以,当寒邪侵袭时,受到侵害的,首当其冲就是我们的鼻子,而最终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鼻塞、鼻子不通,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人们会由于呼吸不畅,而只能依靠嘴巴呼吸,到了第二天,就会口干舌燥,十分难受。
如果将鼻腔和肺腑之间的连通枢纽比喻成一条管道,那么当管道疏通受阻时,人们就会呼吸困难,而且气机运行也会不畅,那么,这个时候需要依靠什么来疏通管道呢?这其实就要依赖于体内的阳气了,当体内的阳气充足时,往往就会有利于寒邪的驱散,在《黄帝内经》里也说过,“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也就是说,当因寒邪而导致鼻塞不通时,就需要用阳气去缓解。
而在宋代名医严用和的《济生方》里,就有一个药方专治鼻炎,此方名为“苍耳子散”,是鼻科临床的常用方剂,这个千年名方,它的中药配伍也很简单,大道至简,只有4味中药材,分别是白芷、薄荷、辛夷以及苍耳子,整个方剂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
其中的苍耳子在乡间很常见,苍耳主要是靠身上的刺依附在人或动物身上,并由此来完成繁衍,不过,在中医医家眼中,这些刺还具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消肿,在《中草药歌诀》里有这样一句话:“叶边有刺皆消肿”,也就是说,苍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勾刺,才有了消肿的功能。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苍耳子这味药材,它虽然看似不起眼,却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通督脉的效果,阳气上行必将经过我们的咽喉、颈部,而苍耳子可先将颈部的经脉打通,进而有助于阳气的输送,然后再将后背督脉内的阳气引入鼻腔,最终缓解鼻炎病症。
关于辛夷这味药材,可能有些人并不是很熟悉,但一定听过它的另一个名字,“玉兰花”或“木兰花”,辛夷是一种阳气很足的植物,其药性辛温,主要归入肺经和胃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的效果。辛夷和苍耳子均是治疗鼻炎的常用药材,其中一个直接药性上行,作用于鼻窍,另一个则是先下行,然后循着督脉到达鼻腔,这样一来,就可将体内的阳气都聚聚在鼻腔内,将寒邪驱散,疏通鼻塞,缓解病症。
其实,鼻炎除了会有鼻塞的症状外,还会流鼻涕,就像是拧不紧的水龙头一样,总会有水不停的往外流出,甚至还会伴有头疼症状,而这个时候,另外两味药材就发挥作用了,白芷和薄荷都具有香气,“芳香定痛”,可以缓解头痛病症,而且薄荷药性清凉,白芷具有温燥,一温一寒,相互制约,可以避免一方太过诱发病症。
不仅如此,若是寒邪在体内停滞太久,还会化生内热,有时突然流黄涕,就极有可能是内热所导致,这往往说明病邪入里,而有了薄荷的清凉,就可以将内热化解,进而助力病症的治疗。
可以说,苍耳子散这个千古名方,能够帮助我们除掉导致鼻炎的“罪魁祸首”,鼻子通畅了,全身就舒服了。总得来说,严用和的这个药方是一个偏温的方子,更适合寒邪造成的鼻炎患者使用,而且,苍耳子散重在祛邪,对体内的气血正气是有一定耗损的,中医讲究扶正祛邪兼顾,所以,在治疗病症的同时,还需要使用扶正的药材,以此来恢复自身正气,这样才能有助于增强自身抗御风寒的能力。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