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印媒放话:台湾不会变成下一个乌克兰,印度将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印度媒体为啥这么说?《欧亚时报》曾发表文章称:台湾不会变成下一个乌克兰,印度将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主要意思是,台湾不会像

印度媒体为啥这么说?

《欧亚时报》曾发表文章称:台湾不会变成下一个乌克兰,印度将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主要意思是,台湾不会像乌克兰那样被卷入大战,而印度能在台海局势里当个“关键玩家”。这话听着挺牛,但咱们得先搞清楚印度媒体的套路。

印度媒体这几年在国际问题上特能蹦跶,尤其爱拿中国说事儿。为啥?一是国内政治需要。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推的民族主义路线很硬核,媒体得配合着鼓吹“印度崛起”,让老百姓觉得国家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分量。

二是跟中国的关系不太顺。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之后,两国关系就没缓过来,印度国内反华情绪挺高。媒体这时候跳出来炒作台湾问题,既能转移国内矛盾,又能迎合民族主义情绪,还能给西方国家递个眼色,显得自己跟美国站一队。

这篇文章还提到了印度的地理优势,说印度能靠马六甲海峡卡中国的脖子。马六甲海峡是啥?就是东南亚那条窄窄的水道,中国80%的石油进口和不少出口贸易都得走那儿。

印度觉得自己守着印度洋,离马六甲不远,海军一发力就能掐住中国的命脉。这想法听着挺带劲,但实际操作起来没那么简单。总之,印度媒体这话不是随便放的,背后有政治算计,也有战略野心。

台湾和乌克兰能一样吗?

文章里把台湾跟乌克兰放一块儿比,说台湾不会变成“下一个乌克兰”。台湾和乌克兰的情况差太多了,硬比有点扯。

第一,地理位置不一样。台湾是个岛,隔着台湾海峡跟大陆连着,离中国近得不能再近了。乌克兰呢,是东欧的一个大陆国家,夹在俄罗斯和欧盟中间,周围全是邻国。地形一不一样,冲突的可能性和方式就完全不同。

第二,历史背景差得远。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延续,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从那时候起,大陆和台湾就没统一,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乌克兰呢,是苏联解体后独立出来的主权国家,跟俄罗斯的矛盾是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历史和法理都认定的;乌克兰跟俄罗斯是两个国家,国际地位完全不一样。

第三,核心问题也不一样。台湾问题是中国的主权问题,涉及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谁碰谁挨锤。乌克兰问题呢,是俄罗斯跟北约的角力,核心是安全利益和势力范围的争夺。

第四,美国在乌克兰背后撑腰,俄罗斯觉得北约东扩威胁自己,所以才动手。台湾问题的是中国内政问题,乌克兰问题的主角是俄罗斯和西方,玩家都不一样。

所以,印度媒体拿台湾跟乌克兰比,压根儿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台湾会不会有冲突,取决于中美博弈,跟乌克兰的战乱没啥可比性。这么硬拉在一起,更多是想吸引眼球,制造话题。

印度真能在台海问题上玩出花样吗?

文章里吹得挺响,说印度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靠的就是马六甲海峡和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军事基地。听着挺唬人,但实际一分析,印度这手牌没那么硬。

先说马六甲海峡。没错,这地方对中国很重要,石油、货物都得从这儿过。印度要是真能在海峡附近搞点动作,比如部署海军、拦截船只,理论上能给中国添堵。但问题是,印度有这能力吗?

印度海军这几年是发展了不少,买了新舰艇,升级了基地,但跟中国比还差一截。中国海军的舰艇数量和吨位都甩印度几条街,还有东风导弹护着,印度敢不敢真动手?

再说,马六甲海峡不是印度自家后院,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在旁边看着,印度要封锁海峡,得先过这些国家那关,国际压力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这地方是印度的海外领土,离马六甲海峡挺近,印度在那儿建了军事基地,部署了驱逐舰、潜艇,还计划跟美国弄雷达系统。

听起来挺牛,但这基地能干啥?顶多是监视监视船只,吓唬吓唬人,真要打起来,中国的远程导弹分分钟就能招呼过去。印度自己也知道,基地再好,硬实力不够,玩不出大花样。

更关键的是,台海问题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美国的第七舰队在西太平洋晃悠,中国的解放军在海峡附近天天练兵,这两位大佬掰腕子的时候,印度算老几?

印度跟台湾连正式外交关系都没有,双边贸易也就那么回事儿,影响力根本插不进台海。印度在这儿喊话,更多是给自己壮胆,顺便捞点国际关注度,真要影响局势,门儿都没有。

台湾问题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插嘴的,它有明确的法理依据。1943年的《开罗宣言》就说了,日本得把台湾还给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又确认了这事儿。

日本投降后,台湾正式回归中国,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后来,1971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不是中国自己说的,是国际法定的。

所以,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外人没资格指手画脚。印度媒体说啥“关键作用”,听着挺热闹,但从法理上看,他们连站边儿的份儿都没有。中国在主权问题上从来不含糊,谁敢乱伸手,准没好果子吃。

印度媒体背后还有啥猫腻?

印度媒体为啥这么爱蹭台湾问题?除了前面说的政治需要和反华情绪,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一是跟西方的关系。莫迪上台后,印度跟美国走得挺近,加入了“四方安全对话”(Quad),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一块儿搞军演。美国一直想拉印度当“印太战略”的马前卒,遏制中国。印度媒体这时候跳出来喊话,既是给美国表忠心,也是给自己加戏。

二是国内压力。印度经济这几年发展不错,但问题也不少。贫富差距大,失业率高,再加上疫情的冲击,老百姓日子不好过。

莫迪政府得找点事儿转移视线,炒作国际热点是个好办法。台湾问题这么敏感,拿来说事儿,既能激起民族主义情绪,又能让大家觉得政府在国际上硬气。

不过,这招也不是没风险。中印关系本来就紧张,印度再这么挑衅,中国肯定不高兴。边境对峙还没消停,真把中国惹毛了,印度自己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印度这几年确实挺能折腾。作为南亚老大,经济增速快,人口多,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有存在感。莫迪跑遍全球,跟各国领导人握手拍照,印度海军也在印度洋刷存在感。但说实话,印度离“大国”还差口气。

在台海问题上,印度的角色更像个看客。台海的局势,归根结底是中美在博弈,中国有主权优势,美国有军事优势,印度在这儿顶多算个“助威团”。它能在印度洋搞点小动作,但改变不了大局。国际社会也清楚,印度喊得响,真干起来未必行。

反过来,印度也有自己的算盘。跟中国不对付,跟美国站队,既能捞好处,又能提升地位。但这游戏不好玩,玩不好就容易把自己搭进去。

说了这么多,咱们得回到正题。印度媒体放话“台湾不会变成下一个乌克兰,印度将发挥关键作用”,听着挺热闹,但细想不靠谱。

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从来没变过:这是内政,谁也别掺和。中国有决心也有能力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不是说着玩的。印度媒体喊两嗓子,吸引点眼球可以,但改变不了事实。

至于印度,真要在台海问题上玩出花样,怕是心有余力不足。马六甲海峡听着唬人,真要动手,国际后果它扛不住。说到底,这事儿还是得看中美怎么博弈,印度在这儿也就是个“吆喝”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