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美之间的博弈,总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当全球还在细细揣摩中美伦敦谈判背后深意时,中国已然在本土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外交大事件。随着《长沙宣言》的发布,54个国家的共同发声,犹如一记重锤,打破了国际局势原有的微妙平衡,而美国,无疑成为了众矢之的。
当地时间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团队于英国伦敦举行了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双方在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以及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上,达成了原则一致,在解决彼此经贸关切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这本应是缓和紧张关系的积极信号,然而,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方紧接着的行动,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于湖南长沙盛大开幕。这绝非一场普通的临时性会议,而是中非之间一次全面且深入的系统性对表。在会议中,谁遵循诚信、秉持规则,谁积极作为、推动合作,一切都清晰明了,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全球眼前。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方为非洲兄弟们送上了一份极具诚意的“伴手礼”——对53个非洲建交国,给予长期的0关税待遇,直至未来明确叫停。这一举措,意味着向非洲国家全面敞开了庞大的中国市场。只要非洲国家能够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合格商品,中国市场将永远热忱欢迎,且不收取任何“摊位费”。就如卢旺达的咖啡豆,原本因关税因素,一公斤进入中国市场需售价30块,取消关税后,售价可直降至25块以下,这无疑极大提升了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中方此举,相较于单纯的贷款或援助,显得更为靠谱且意义深远。非洲国家无需背负债务压力,而是凭借自身出口商品来赚取利润,这种通过正经做生意获得收益的方式,让非洲国家在合作中感受到了平等与尊重,在心态上更加自信与体面。 此次会议成果丰硕,共产出三份极具分量的文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长沙宣言》。乍看之下,宣言中满是对中非合作的肯定以及对未来合作前景的美好展望。但细细研读,字里行间却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宣言明确指出,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反对滥用关税措施和单边制裁,因为这些行径严重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稍有国际政治常识的人都能敏锐察觉,这一系列表述,矛头直指美国。过往数年,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从华为、TikTok到中国光伏、汽车等领域,一路挥舞加税大棒、实施禁令、进行技术封锁,对中国展开了全方位的“经济围堵”。而此刻,中国借中非会议这一契机,反其道而行之,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构建全球南方朋友圈,并且不是停留在口头承诺,而是真金白银地投入实际行动。
反观美国,其推出的《非洲战略》已近两年,然而,除了在军援、安全合作方面有所动作以及不断喊口号外,在经贸领域能够拿得出手的项目少之又少。非洲国家在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早已看得真切:谁是真心实意来合作,助力非洲发展;谁又是高高在上,只为自身利益摆架子。
另外两份成果文件同样意义非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清单》,宛如一本详细的对账账本,全面总结了自2018年北京峰会以来,中国与非洲在各个领域所达成的合作进展情况,这无疑是中国向非洲提交的一份亮眼成绩单,充分展现了中国在中非合作中的积极作为与责任担当。而《2026年“中非人文交流年”概念文件》则属于未来规划类文件,类似外交动作的提前预告。其中明确了2026年为中非人文交流年,还提出加强双向留学支持、推动更多孔子学院落地等具体举措,将中非合作从单纯的经贸领域进一步拓展至文明互通的广阔层面,为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活力。
长久以来,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秉持着相对保守、低调务实的风格。但如今,形势已然发生明显变化。《长沙宣言》中对美国相关行径的明确批判,不仅清晰表达了中方的坚定态度,更是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与支持。要知道,在联合国一国一票的制度体系下,非洲54个国家所拥有的54票,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在诸如WTO、世贸争端以及地区议题话语权等关键领域,非洲国家能否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秩序的主导权归属。
如今,中方积极行动,不仅依靠自身实力参与国际博弈,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的规则体系,这无疑是中美之间在更高层级、更深层次上的激烈竞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规则制定之战中,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开放的姿态,携手众多志同道合的国家,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国际秩序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