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个帖子,底下好多人说:“月薪不过万就是穷人。”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什么时候开始,这条线成了穷富分界线了?
说实话,我身边拿五六千的朋友不少,他们照样过日子。所以这个问题真勾起了我的好奇:月薪一万,在中国到底算什么水平?
查了下数据,有点意外:全国大概只有3%-5%的人月收入能过万。也就是说,如果月薪一万,你已经站在收入金字塔比较靠上的位置了。
那为什么网上总觉得月薪一万很普通?
可能是我们刷多了“别人的生活”
打开手机,满屏都是年薪百万的分享、精致下午茶、海外旅行vlog。看多了这些,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好像月入过万只是起步价。
但仔细想想,你会发自己月薪三千的日常吗?可能不会。但那些光鲜亮丽的内容,平台乐意推,我们也爱看。结果就是,网络上高收入人群的存在感被放大了。
换个城市,同样的钱感觉完全不同
在北上广深,月薪一万可能刚够租个单间,吃个外卖,月底剩不下多少。但要是放在成都、长沙这样的城市,同样的收入能租个不错的一室一厅,偶尔下个馆子,还能存下点钱。
我老家在中部一个小城,那里很多人月薪还在四五千徘徊。对于他们来说,月薪一万是个值得努力的目标。
我们总在“赚得不够”和“花得太多”间打转
说实话,不管月薪多少,存不下钱的人大有人在。
早上必须来杯星巴克,不然没精神上班;周末总要约朋友吃个brunch;直播间的“限量秒杀”总忍不住下手……这些零零碎碎的开销,不知不觉就把工资吞掉了。
更别说那些背房贷车贷的中年人,月薪三万可能都紧巴巴。
如果月薪一万还是焦虑,怎么办?
换个地方生活? 在一线攒经验,去二线找工作——这条路越来越多人选了。压力小点,生活节奏慢点,同样的钱能办更多事。
开拓个副业? 不是非要摆地摊。比如你PPT做得好,能不能接点私活?喜欢拍照,能不能试试图库卖图?哪怕从闲鱼上处理闲置开始,也能让你对“赚钱”有新的理解。
重新定义“够用” 自己带咖啡比星巴克省三十,味道也不差;周末去公园徒步不比网红店打卡无聊;同样的衣服,电商节买能便宜不少。说真的,摆脱了“必须怎样”的思维,突然就轻松了。
最后想说,月薪数字从来不是衡量生活的唯一标准。有人月薪五千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人月薪三万却天天焦虑失眠。
工资高低重要,但学会如何与钱相处,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可能更重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