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寒露啊,来得真早,公历10月8号,早上8点40分57秒你就瞧好吧,农历八月十七,这可是个“早寒露”,哎,说起来日子过得真快,秋天都过去一大半了,一转眼就快冬天了,这要是搁在以前,地里的庄稼人啊,就开始琢磨今年的收成怎么样了。
这寒露吧,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啥意思呢,就是说凉快劲儿要过去了,开始变冷了,太阳跑到黄经195度那个位置,北斗星的斗柄啊,就指西北“辛”位,一天比一天黑得早,寒气也越来越重,对了,这节气最要紧的是啥,是捂脚,可千万别冻着脚,老人们都说“寒露脚不露”,不是说着玩的。
地里的活儿也忙得差不多了,秋收基本结束了,该种冬小麦、大蒜啥的,就赶紧种,迟了就赶不上趟了,对了,说到这“早寒露”和“晚寒露”,可有讲究了,这寒露要是在农历八月,就是“早寒露”,要是在农历九月,那就是“晚寒露”,老人们都说“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啥意思,就是说寒冷天气来得早还是晚,这可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呢,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寒露这天的天气,可重要了,老人们觉得,这天气能预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走向,关系着秋收和秋播呢,要是寒露这天阴雨绵绵,“寒露雨淋淋,秋雨落不停”,还有人说“寒露雨打头,有雨十八落”,听着就闹心,秋雨一下个不停,地里湿漉漉的,秋收秋播都受影响,你想想庄稼都烂在地里,农民伯伯气得不行。
反过来,要是寒露这天晴空万里,“寒露无雨,百日无霜”,意思就是说,今年可能初霜来得晚,这晚稻可就高兴了,能多长几天,收成肯定好,“寒露日头笑,秋收快又好”,这大太阳一照,秋收也快,种越冬作物的也高兴,脸上也有光,那时候大家都笑呵呵的,觉得生活有盼头。
说到种地,那可就有门道了,就说这冬小麦吧,寒露节气种刚刚好,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得把握好时机,这大蒜也是,该种了,不过这大蒜可跟葱不一样,“深栽葱,浅栽蒜”,种深浅,那可是有讲究的,种地不是随便瞎来的。
要说这霜啊,对晚稻的影响可大了,要是秋霜来得早,还没等晚稻长好呢,就给冻死了,减产是肯定的,可要是秋霜来得晚,晚稻就能多长些日子,产量也能提高,这老天爷也是,有时候帮帮忙,有时候添添乱,可没办法,大家都在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啥一个节气的早晚,一天天晴下雨,就能影响这么多人的生活,或许啊,这就是农业的魅力吧,靠天吃饭,敬畏自然,所有人都觉得,种地的人不容易,农民真的不得了,这种对天气的敏感,对时节的尊重,都是在田埂上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了,但是,我们吃的每一粒米,穿的每一件衣,都离不开这些节气和农耕的智慧,这些东西,我们不能忘,应该永远记得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