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为何鸿燊当年是白手起家的穷小子,后来成为身价百亿的富豪,完全是一个励志故事,却不知道,他的原配的家族给他提供了多少便利。
如果非要说何鸿燊有多厉害,倒不如看看他的伯公何东,那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何东是一个混血儿,她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何仕文是英国人,还是洋行职员。
然而,早期香港,混血儿的地位极其低下,华人和洋人都很嫌弃他们,但是,何东一直以中国人自居,因为他长得七分像洋人,所以谎称父亲是满族人。
小时候,何东曾问过父亲一个问题:“为什么英国人瞧不起中国人?”
何仕文回答:“因为中国人穷。”这句话在何东的心里悄悄扎根。
1978年,何东从大书馆毕业,因为成绩优异,故而被母校留下来当助教。何东到手的工资不错,不但职业稳定,社会地位也较高。不过,何东只工作了四个月,就直接跳槽到广东海管担任职员。
何东凭着一口流利的英文,成功拿下这份心仪的工作,此时他的月薪是30块银元,完全能过上小康生活,然而,何东也只干了两年就离职了。
午夜梦回间,他常常会想起父亲说过的那句话:“洋人瞧不起中国人,就是因为中国人穷。”只是,他现在算出人头地了吗?
在海关的日子里,何东接触到很多洋商华商,受到他们的感染,何东对经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故而,他先进入了香港最大的洋行——怡和。
何东最初没有做买办,而是担任怡和职员和华商交易的翻译,不过,那时的华人,通常将洋行里面的华人统称为买办。1882年,何东正式升为买办,具体的职务是怡和旗下的香港火险及广东火险两公司经理,此时的何东才20岁。
何东能力不俗,且为人谦和,华商们都喜欢和他打交道,何东的业务也慢慢展开,为公司赚了不少钱。在这期间,何东自己也做起了小买卖,当然,前提是不损害公司的利益,渐渐地,何东也有了不小的积蓄。
真正让何东成为大富翁的,当属他涉及地产经纪业。
何东26岁那年,得到一个消息,端拿洋行要出售一块地皮,这块地皮濒临维多利亚港,很有发展的潜质,于是他立刻跑到端拿大班雷利的面前,要求当出售这块地皮的中介。
对于何东的人品和能力,雷利了解的一清二楚,于是毫不犹豫地将此事交给他,并将底价定为30万港元。
怎料,何东打了一个胜仗,竟然用43.5万港元的价格售出,最后他从买卖双方各提取1%的佣金,共计8700港元。
何东将这当作自己经商史上的第一桶金。
此后,何东彻底在地产经纪打响名头,请他做中介的人门庭若市,30岁这年,他成为了百万富翁(相当于如今身价数亿)。1900年,38岁的何东已经拥有500万港元的身家,成为香港华商首富。
同年,何东以身体欠佳的理由辞去怡和的要职。何东成为巨富后,他的名字在华人洋人中流传开来,即便是一向轻视华人的洋人,在谈到他时,也会不由自主地露出嫉妒和羡慕。
离开怡和后,何东开始涉足证券股票行业。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投资办厂,此举无形间刺激了沪上证券交易行业的迅猛发展,何东家族因此获利颇丰,并在金融、船务、地产等诸多领域均有业务,何东也因此一举成为香港首富。
何东成为首富后,他妻子的身份也引起外界的关注。
何东一生娶过三位妻子。原配夫人叫麦秀英,也是欧亚混血儿。麦秀英的母亲和何东的母亲都嫁给英国人为妻,不仅如此,两人交往甚密,所以,在两个小孩很小的时候,两位女士就给他们定下终身大事。
麦秀英年幼时,父亲死于热病,她十多岁时,母亲又因为瘟疫去世,何东的母亲便主动将未来儿媳接到家里抚养。麦秀英和何东青梅竹马一起长大,麦秀英17岁,和何东结为夫妻。
美中不足的是,麦秀英结婚数年,肚子里没有一点动静,何母不愿家中断了香火,便主动和儿子提出,还是纳个妾室吧。当时的香港奉行英皇法和大清法并用制度,规定英人只能一夫一妻,而华人却可以一夫多妻。
于是,何东迎娶了周绮文为妾室,周绮文知道自己身上的重任,然而,成婚三年,周绮文也没有半点动静。何家偌大的产业不能无人继承,麦秀英因为自己未能为丈夫诞下一儿半女愧疚不已,便主动想着为丈夫再迎娶一个妾室。
麦秀英的表妹张静蓉经常会去何家做客,遇到表姐夫何东时,她能明显的感受到,他看着自己的目光灼热,像是要将自己吞吃入腹,张静蓉也确实有这个资本,她也是欧亚混血儿,容貌昳丽,惹人心动。
张静蓉后来还和自己的表姐开玩笑:“表姐夫那双眼睛,让人感到害怕,”
张静蓉离开后,麦秀英冷静下来,既然丈夫喜欢表妹,她完全可以成人之美,而且,倘若和表妹共侍一夫,那么,未来她只会成为自己在何家的得力助手,而不是竞争对手。
思及此,麦秀英亲自去拜见了舅母,说服对方将女儿嫁给何东为妾,舅母承认何东确实优秀,可是,妾室地位低下,她不可能将女儿推进火坑,所以直接拒绝了。
麦秀英见状,当即和舅母做出保证:表妹进门之后和她的地位相同,她绝对不会欺负对方......
就这样,张静蓉当上了何东的平妻,而且,进门后先后生下三男七女。其子在回忆时说道:他幼年时,经常看到母亲腆着孕腹。
张静蓉生下长女后,周绮文也生下了一个女儿纯姿,可惜,纯姿9岁时,周绮文病逝,何东就带着两位妻子一起生活,姐妹二人和睦相处。
经商到一定程度,就会不自觉的想要玩弄政治,何东亦是如此,只是,他的政治头脑显然并不高。
军阀混战时期,百姓民不聊生,何东便到处奔走,游说各派军阀坐在一起举行圆桌会议。何东被推举为12人委员会主席。
结果,何东竟然天真的要求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像西方那样,通过议会选举参政,共同治理中国,很显然,他的这一愿望没有实现。相反,军阀们哄骗着他掏了不少的钱。
军阀的所作所为让何东无比失望,但他依旧没有熄灭爱国的火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何东还捐资10万港元,买了一架英制战斗机赠给中国空军。后来,何东还多次捐资给香港慈善组织,用来解决逃港难民的衣食和医疗。
达则兼济天下,何东对于慈善事业乐此不疲,他设立皇仁书院奖学金;资助港府创办香港大学;设立贫民医院等,不仅如此,在进行捐款赈济灾民时,捐款最多的那个人也永远都是何东。
可以说,何东是战前香港最大的华人慈善家,更是香港公认的华商领袖,对于华商在香港的崛起,他更是起到了极好的表率作用。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何东在香港的影响和威望,可谓是没有任何一位华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何东是真正的商人,但也是有温情的商人,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努力奋斗的结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