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体制内超车指南」的第 005 篇文章🚗· 本期超车路线:「职场心境」
你好呀,我是你的体制内自己人,七姐。
国庆长假进行时,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和我的一样,被各地的风景刷了屏?碧海蓝天、大漠孤烟、异域风情......看着朋友们分享的旅途点滴,我忽然想和你聊聊,在这个长假里,我关于"旅行"和"生活"的一些新发现。
当旅行不再只是"打卡"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今年朋友圈里的旅行照片,悄悄变了味道。
以前大家热衷于在标志性景点比着剪刀手,现在更爱分享一些"小确幸"——可能是街角偶遇的一只猫咪,当地人家里的一顿家常菜,或者只是安静地坐在咖啡馆里看人来人往。
这种变化很动人——我们似乎正在从"向外证明"转向"向内取悦"。
比如在假期不再执着于去热门景点凑热闹,而是在小城古街上住个三天。每天睡到自然醒,跟着当地人逛早市,学做地方小吃,傍晚就在老城墙下散步。这种"活人感"十足的旅行,反而能让人感受到久违的充实。
其实,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我们都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重要的不是去了哪里,而是在旅途中找到了什么。
在规则中寻找自由的艺术说起体制内的休假,确实有些特别的"功课"要做。出境要报备,远行要说明,假期还要值班——但渐渐的,我反而在这些规则里,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自由心法"。
提前规划是门学问。 我习惯在年初就标记好全年的假期,把长假拆解成"长周末+短假"的灵活组合。比如下次国庆,你不妨提前做好规划,把出境游的报备,和值班日的可能冲突提前考虑在先,和领导有商有量,功夫做在前面,预案做在前面。
化整为零是种智慧。 值班确实会把完整的假期打碎,但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给了我们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机会?值班日可以成为难得的"独处时光",用来整理工作、读书思考;短途旅行则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风景。
最重要的是心态。 与其羡慕别人的说走就走,不如用心经营自己的方圆天地。真正的自由,不是规则的缺失,而是在规则中游刃有余的能力。
我的"松弛感"旅行心得这些年,我慢慢摸索出一些让旅行更自在的小方法,和你分享:
关于行程:比起把行程排得满满当当,现在我更愿意"留白"。每天只安排一两件必做的事,其余时间就交给缘分。往往正是在这些空白里,会遇到最难忘的风景。
关于体验:试着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去菜市场买菜,在公园里发呆,和街坊邻居聊天。这些看似平常的体验,反而最能触摸到一个地方的脉搏。
关于记录:除了拍照,我开始用文字记录旅途中的细碎感受。某个黄昏的光线,陌生人的一句问候,突然的感悟......这些文字后来都成了我最珍贵的旅行记忆。而且现在语音识别文字非常方便,如果是长期旅行,我会坚持每天在睡前完成“录音日记”,多年后回听回看能把自己一下子拉回那片记忆里,甚是美妙。
// 七姐的感悟//其实啊,无论是旅行还是生活,我们都在寻找那个最舒服的节奏。
体制内的休假制度,就像人生中的其他规则一样,不是束缚,而是一种特别的韵律。学会在这个韵律中舞蹈,反而能跳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生活从来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用心经营的每一个当下。
愿我们都能在规则与自由之间,在远方与当下之间,找到那个让自己最自在的平衡点。
这个假期你去了哪里?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很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分享~
如果喜欢这样轻松的聊天,不妨点个赞,或者把它收藏起来,下次旅行前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