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给孩子提供保障,到期还能拿回一笔钱,用来做教育金或创业金,这种两全险太适合孩子了!”—— 不少家长在听到保险销售的推荐时,都会心动不已。但儿童两全险真的像听起来那么完美吗?它的 “保障 + 储蓄” 功能,和其他方案比起来到底划算不划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对比分析,帮家长们理清思路。
一、先搞懂:儿童两全险到底是什么?
儿童两全险,简单说就是 “生死两全”—— 在保险期间内,如果孩子不幸身故,保险公司会赔付一笔身故保险金;如果孩子平安度过保障期,到期能拿到一笔满期金(通常是已交保费的1.2-1.5倍,或约定保额)。
它的核心卖点是 “保障与储蓄兼顾”:家长每年交一笔保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交 10-20 年,保障期可能到孩子 25 岁、30 岁。比如某款儿童两全险,0 岁男孩投保,每年交 1 万元,交 10 年,保障至 25 岁,保额 20 万。若孩子 25 岁前身故,赔 20 万;若平安到 25 岁,能拿回 15 万满期金(已交保费的 1.5 倍)。
但需要注意:儿童两全险的保障功能很薄弱。它的身故保额受监管限制(0-9 岁身故赔付不超过 20 万,10-17 岁不超过 50 万),且几乎不含重疾、医疗等核心保障,本质更像 “强制储蓄 + 小额身故保障”。
二、儿童两全险的 “利与弊”,算清这笔账
看似诱人的 “好处”
强制储蓄,专款专用
每年固定缴费,避免家长把钱随意花掉,到期能攒下一笔钱,对缺乏储蓄习惯的家庭来说有一定约束作用。比如交10年保至25岁的产品,到期拿回的钱确实能帮孩子应对教育、创业等支出。
安全性高,保本保息
只要按时缴费,满期金是合同约定的固定金额,不像基金、股票有亏损风险,适合风险偏好极低的家长。
附加小额保障
部分产品会附加轻症、意外医疗等责任,虽然保额不高(比如轻症赔1-2万),但能提供基础兜底。
藏在细节里的 “弊端”
保障严重不足,性价比低
以每年交1万元、交10年的产品为例,总保费10万,保障期内身故最多赔 20 万(还受监管限额),但如果用这10万中的1000元给孩子买重疾险 + 医疗险,能获得50万重疾保额 + 百万医疗报销,保障力度远超两全险。
储蓄收益低,跑不赢通胀
按上述例子,10年交10万,25岁拿回15万,看似赚了5万,但计算年化收益仅2.8%(按复利计算)。如果把同样的钱存入银行大额存单(年化3.5% 左右),或购买国债,收益反而更高,且资金更灵活。
中途退保损失大
如果缴费几年后想退保,只能拿回 “现金价值”(前几年可能仅为已交保费的30%-50%)。比如交了3年共3万,退保可能只拿回1万,相当于 “强制储蓄” 变成 “强制亏损”。
三、3种 “保障 + 储蓄” 方案对比,谁更划算?
我们以 “0岁男孩,总投入10万,目标覆盖18-25岁教育 / 创业需求” 为例,对比3种方案:
方案 1:儿童两全险
每年交1万,交10年,保至25岁,保额20万,满期返15万,身故赔20万(受监管限额),无重疾医疗保障,到期收益为15万(固定),灵活性低(中途退保亏损)
方案 2:“消费型保障 + 定期理财”
① 每年花1000元买50万重疾险 + 百万医疗险;② 每年存9000元到银行大额存单(年化3.5%),保障力度:50万重疾 + 百万医疗 + 20万身故(单独买定寿),到期收益约18.2万(本息和),灵活性高(存单可提前支取)
方案 3:“保障型保险 + 教育金险”
① 每年花1000元买基础保障;② 每年交9000元买纯教育金险(保至25岁)同方案2,保障更全面,到期收益约16.5万(固定满期金),灵活性中等(教育金中途退保有损失,保障部分可单独调整)
关键结论:
保障上:方案2和3完爆方案1。50万重疾 + 百万医疗能应对孩子生病的大额支出,而两全险的身故保障在孩子成长阶段实用性极低(孩子身故的概率远低于生病)。
收益上:方案2(18.2万)>方案3(16.5万)>方案1(15万)。两全险的储蓄收益在三种方案中最低。
灵活性上:方案2最灵活,存单急用钱可提前取(按活期计息);方案1最差,中途退保血亏。
四、哪些情况适合给孩子买两全险?
虽然两全险性价比不高,但并非完全不可取。以下两类家长可以考虑:
极度缺乏储蓄自律性,且厌恶任何风险
如果你总忍不住乱花钱,又担心股票、基金亏损,想 “硬攒” 一笔钱给孩子,两全险的强制储蓄功能能帮你 “锁钱”。但建议选择缴费期短(如 5 年交)、保障期至18岁的产品,减少资金占用时间。
已配齐基础保障,想做 “兜底性储蓄”
若孩子已经有了充足的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家庭预算充足,想额外存一笔钱(比如作为孩子的创业启动金),且能接受低收益,可少量配置(年交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5%)。
五、给孩子配置 “保障 + 储蓄” 的正确步骤
第一步:筑牢保障底线
医保必买(城乡居民医保,每年380元左右,覆盖基础医疗);
重疾险:选消费型,保30年或至70岁,保额50万起(0岁孩子年交500-1000元);
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年交300-500元,解决大额医疗费用);
意外险:每年100-200元,保意外身故 / 伤残(不超过监管限额)和意外医疗。
第二步:规划储蓄目标
根据需求选择工具:
短期目标(如6岁上小学):用银行定期存款、货币基金;
中长期目标(如18岁上大学):教育金险(收益3%-4%,专款专用)、指数基金定投(长期年化 6%-8%,需承担波动风险);
不确定用途:大额存单、国债(安全性高,灵活度中等)。
结语:别让 “两全其美” 变成 “两头不讨好”
儿童两全险的 “保障 + 储蓄”,更像是 “保障凑数 + 储蓄低效” 的组合。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把 “保障” 和 “储蓄” 拆开配置,既能用更少的钱获得更全的保障,又能让储蓄收益更高、更灵活。
给孩子规划未来,核心是 “先保当下,再攒未来”—— 先确保孩子生病有钱治、意外有钱赔,再用合适的储蓄工具为教育、成长攒钱。毕竟,保险的本质是 “保风险”,而不是 “替你存钱”,别让一份看似完美的 “两全险”,耽误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保障。
#智享惠保##保险知识##保险#为您的未来保驾护航,保障全方位,安心每一刻,对保险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咨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