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A股市场呈现普涨格局。上证指数当日震荡上攻,最终以3862.53点收盘,涨幅0.9%,重新站稳20日均线;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表现更强,分别上涨2.05%和2.74%,三大指数同步走强显示市场做多情绪回暖。
成交层面,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1614.6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5.76亿元,量能温和放大但未达近期高位,显示资金谨慎参与特征。个股层面呈现普涨态势,全市场3576只个股上涨,66只个股实现涨停,上涨个股数量占比超六成,市场赚钱效应有所修复。
本次反弹属于典型的"弱修复"行情——指数虽收复短期均线,但量能未显著放大,且前期3838点关键压力位仍需确认突破有效性。结合节前资金观望情绪及3800点附近一个月的震荡背景,市场尚未形成明确趋势性行情。
驱动因素当前上证指数运行主要受“政策+经济+资金”三维框架驱动。政策层面,央行“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表述明确,叠加有色金属、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形成板块提振合力;预计2025年降准50 BP、降息30 BP,M2增速维持9%以上,为市场注入中长期流动性。经济层面呈现结构性改善,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4%,硬科技(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及新能源(固态电池)赛道凭借业绩向好、产业逻辑清晰、政策支持力度大的三重优势,成为结构性机会核心载体。
资金层面呈现“双向流动”特征:北向资金连续3日净买入累计超65亿元,汇金增持宽基ETF及居民储蓄通过公募基金持续入市形成支撑;但国庆长假临近(仅剩2个交易日),历史数据显示节前周下跌概率较高,融资盘兑现压力增大,部分资金选择提前离场。国际市场方面,美股三大指数单日收涨但周度下跌,对A股情绪影响中性;美联储释放9月降息信号,为全球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其降息周期对港股及A股外围环境存在传导效应。
当前市场处于政策托底与节前谨慎情绪的博弈期,硬科技与新能源赛道的产业逻辑确定性,与短期资金避险需求形成动态平衡,信心恢复仍需政策进一步巩固。
板块表现市场板块呈现显著结构性分化,结构性机会凸显。行业主线中,证券板块领涨(4.37%),获资金净流入 81.52 亿元,受央行支持证券机构政策催化;能源金属(4.42%)受益于储能需求旺盛及锂电“金九银十”旺季预期,储能电芯规模化量产推动赣锋锂业等走强。概念热点方面,券商概念(4.43%)、麒麟电池(4.07%)表现突出,万润新能、易成新能涨停。调整板块中,半导体资金净流出 53.81 亿元,教育下跌 1.69%。
板块分化数据:全市场上涨板块 79 个、下跌 11 个;资金轮动特征明显,从高位科技及部分防御板块向政策受益与高景气赛道切换。
资金流向当日市场资金呈现显著结构分化特征。整体资金面显示:
主力资金:净流入 18.06 亿
超大单:净流入 137.06 亿(0.63% 净比)
中单:净流出 149.62 亿(-0.69%)
上述数据反映机构与散户行为的明显分化。行业板块中,证券(81.52 亿)、互联网服务(24.42 亿)为资金主要流入方向;半导体(-53.81 亿)、通信设备(-21.96 亿)流出显著。概念板块方面,HS300_(134.57 亿)、券商概念(129.41 亿)获资金青睐,国产芯片(-83.41 亿)遭集中抛售。
技术分析当前市场呈现典型的区间震荡特征,3838点作为多空分水岭成为短期核心争夺焦点。下方支撑体系呈现阶梯式防御特征:第一支撑位3820点构成短期情绪防线,第二支撑区间3800-3814点(日内最低触及3809点)形成强支撑带;上方压力位明确为3856点(前高附近),若突破需量能配合。日线级别站稳20日均线,标志中期技术面修复进程启动,但需警惕3838点反复争夺带来的波动风险。
指标层面显示积极信号,MACD绿柱持续缩短表明空头动能衰减、多头力量逐步修复;RSI指标当前运行至60左右中性区间,尚未进入超买区域(70以上),仍具备上行空间。不过日线KDJ指标于9月26日形成死叉,提示短期震荡整固需求,需关注指标修复节奏。
9月29日全市场成交额达2161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显著放大,量能配合验证反弹有效性。但结构性风险显现:早盘沪市成交5551亿元,环比减少7%,反映冲高过程中资金跟进意愿不足,需警惕"无量冲高"导致的假突破风险。东方财富技术模型指出,若要冲击3856点,沪市单小时成交额需稳定在1800亿元以上。
从缠论中枢结构看,指数当前处于3750-3900点大级别中枢震荡区间,短期突破上下沿概率较低。操作上建议采取分层防守策略:短线投资者以5日均线为风控基准,跌破即减仓;中线投资者可依托20日均线持股,若有效失守则需控制仓位;长线视角下60日均线构成牛熊分界,当前该均线方向向上,支撑长期布局价值。
短期市场延续3750-3900点区间震荡概率较高,3838点多空分水岭的争夺结果将决定下一阶段运行方向。操作需聚焦量能与权重股联动,避免追涨杀跌,待突破信号明确后再调整持仓结构。
后市展望综合政策、资金与技术维度,短期市场节前大概率维持 3800 - 3850 点区间震荡,重点关注 3838 点站稳有效性及量能配合(需沪市成交额超 1800 亿),结构性分化特征显著,趋势方向尚不明确。
中期主线:科技(半导体、AI)与新能源(储能、固态电池)具备政策红利(数字经济、有色金属稳增长)与产业升级驱动逻辑支撑,长期趋势未变。
风险提示包括国庆长假外围市场波动、资金持币过节导致缩量,需警惕无量反弹。操作建议:轻仓者逢低布局科技成长,重仓者适度减持,关注节后政策窗口期;多数券商建议“持股过节”,认为节后市场中枢有望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