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小日子是“体验服”,很多他们那边风靡的事物过了几十年就轮到咱们这边流行了。最近大超看新闻注意到,一些地方“一人食”开始流行起来了,一些商家弄挡板把餐桌弄隔断,这样单独一个人也能点菜而且没有人投来异样眼光。
数据显示,现在国内一人户家庭已经超1.2亿户了。回想一下咱们70后80后小时候,哪里会料到几十年后是这样的格局,小时候都是邻里小朋友一起捡个树枝石子就能玩一下午的,哪家要是有电视机,那就是妥妥的孩子王;只要是正常人家,一个村里多少沾点亲戚里道的,镇上也是熟人社会,说几个人再说几个人,就会说“哦他呀,我认识”;逢年过节,小嘴不甜不喊对人家的长辈称呼,口袋里的米花瓜子都得少不少。
现在这么多一人户家庭,里面肯定大部分还是以年轻人为主,毕竟很多在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只要还没成家立业,一般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的小区里很多邻居家小孩,一问都说在北京上海苏南打工,以后也基本不打算回来了。
现在年轻人的困境在于谈恋爱结婚的经济成本过高,所以其实一人户是经济层面对个人而言很理性的选择。与其掏空家里人的积蓄买房买车装点门面,为了谈对象而谈对象,不如一个人先积累沉淀几年,顺便好好物色真正投缘的觉得可以长期相处的对象。现在结婚的趋势都偏向于大龄化,以后应该可以看到更多三四十才第一次结婚的情侣。因此,大超认为,中年单身会从现在的“不正常”,渐渐转变为普通人眼里的“习以为常”。
但大超也相信,这“一人户家庭”数据里面还包含了一些中年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一个人过着日子,像我邻居老李,据我所知应该是一个人过的,因为从来没看到他和其他女人一起回过家,逢年过节时也总是形单影只。
中年单身,似乎是一个很隐晦的事情,要么是中年离异丧偶,要么是大龄剩男剩女,都和周围幸福的小家庭形成较大反差,被打上“脾气古怪”、“没本事”、“条件差”的标签。
但大超觉得,不要变成市井小人去随意嘲笑其他人,咱们自己小家庭过得幸福也是有很大运气成分,就像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那句话,“当你想要评判他人时,记住,并非所有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而那些单身中年朋友,人家虽然少了一些家庭的温暖,但人生并没有堕入深渊。人生里很多的坎坷归根到底是心坎,离着越过它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转念,一份积极的心态。
身边很多中年人其实也都或多或少偷偷心里想过离婚,一个人自己过,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讲句老实话,我自己也会在某一个大吵了一架的夜晚,畅想自己一个人过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约束之后,日子该有多美呀!婚姻确实是一座围城,外面年轻时候的自己羡慕那些已婚幸福的夫妻,而结婚这么多年后,面对很多“一地鸡毛”的琐事之后,又开始羡慕短视频里那个下班后,切半斤猪头肉,二两白酒,边看剧边吃晚饭的年轻单身汉。
在中年单身的人群之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很特殊,他们是残障人士。因为一些先天或者后天不幸导致的生理缺憾,而无法像常人那样体会到小家庭的幸福。他们没有那些残障网红一样姣好的面容,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才华异于常人,除了生理缺陷以外其他方面都是普普通通,这样的人很多,我在想也许对他/她们而言,结婚并非是人生的一个必要步骤,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照顾好自己、发掘一些生活的兴趣乐趣,便已经是一种极好的生活状态,没有必要为了结婚而结婚、甚至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和焦虑感。
打破中年单身人群的刻板印象,大超认为是肯定可以实现的,这也是社会发展、大众文化素养提升之后的必然趋势。他们过得不好,我们这些小家庭幸福的人不应该嘲笑他们,他们过得好,咱们也不要就觉得有钱单身就比小家庭好,而去羡慕他们。
回到本文的标题,单身中年人,他们过得幸福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我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因为单身是一种客观的生活状态,我也不想以市井八卦的心态去偷窥他们的生活隐私,与其分析他人生活的如意或不如意、幸福或不幸福,不如把精力留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关心他人,平和内心。
我是大超,点击关注,我们明天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