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正确的建议却没能及时被采纳:1951年砥平里之争
当时,志愿军要打仗,打谁,怎么打,是个事。邓华的意思是,先打横城,觉得横城那边把握大,能多打一些敌人,主要是想打那些个南朝鲜军,觉得稳妥,算盘打得挺清楚。可是韩先楚不这么看,韩先楚觉得应该先拿下砥平里,那个地方很重要,战略位置,怎么说呢,那个地方要是拿下了,就能把敌人的东西给切一下,能更好地控制整个战场,这个人的眼光,比较长远,想得也比较全面。
一开始,彭德怀是同意韩先楚的意见的,觉得有道理,可是后来,邓华说,先打横城更稳妥,而且邓华当时有统一指挥权,彭德怀可能也觉得,万一打不下来,那可就麻烦了,想想还是稳一点好,最后,彭德怀就同意了邓华的方案,决定先打横城,这个决定,后来证明是有问题的,有点可惜啊。
横城那边,志愿军打得还不错,一开始很顺利,歼灭了一万多人,大部分都是南朝鲜军,这就是横城大捷,听着挺厉害。可是,打完横城,再去打砥平里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那个时候,美军已经反应过来了,一下子增援了砥平里,志愿军晚了一步,最好的机会没了,而且,那个时候,志愿军的后勤也跟不上了,部队也累得不行,指挥系统也乱七八糟的,打得很辛苦,伤亡也很大,最后,还是打不下来,白忙活一场,怎么说呢,有点亏。
后来,邓华也承认了,说当时应该听韩先楚的,先打砥平里,说韩先楚的方案更有战略价值,美军的指挥官李奇微,也从这个战役里看出了志愿军的弱点,知道怎么对付志愿军了,这下更麻烦了,这仗更难打了,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反正我觉得,还是没听韩先楚的,有点可惜。
那个韩先楚,真是个厉害的人,特别会抓主要矛盾,他的战略眼光,真是没话说,他以前打过很多胜仗,从东北战场到解放海南岛,他的决策,都证明他是对的,可是,他这个人,有点耿直,就是有什么说什么,不拐弯抹角,即使在庐山会议之后,邓华被批判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真的是,很有性格的一个人。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战略决策真的很重要,眼光要长远,不能只看眼前的一点利益,也不能光想着稳妥,要敢于冒险,才能把握住机会,做决定的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盲从别人,要听取不同的意见,还要坚持真理,不能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就改变自己的想法,真的,做个好的决策者,不容易啊。这个韩先楚,真的,挺厉害的,可惜了。大家都应该记住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