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赞、评论、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今早刷到了心理学应用专家、华人世界NLP大师李中莹的一个视频,他说:
“我的孩子再普通,那也是我的骄傲。
“我就是他血浓于水的亲人,别人家的孩子再优秀再厉害,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的孩子独一无二,谁也比不了。我从来不期望他成为任何人,也无需成为任何人。

“我只希望他幼时少生病,儿时不受气,少时不闯祸,成人能自理,中年不孤独,老来有人养。
“愿他们万事顺遂,一生平安。”
这个视频很火,极富感染力。
有个网友听了他的话后,忍不住评论说:“我一万个同意您的讲法。”
另一网友则给自己定下规划:“每天念一遍,让意念扎根心里。”
更多的人情不自禁地表示:“说得太对了,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爱因斯坦与妈妈及妹妹
我也如此觉得。
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母亲。
当学校老师断言她的儿子“智力迟钝、一事无成”时,她看到的却是孩子眼中对星空的好奇。
正是这份坚定不移的信任,最终孕育出了改变世界的科学巨匠。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有的开花早,有的需要等待。
我就是他血浓于水的亲人。

巴菲特
别人家的孩子再优秀,终究与我无关。
正如巴菲特所言:“父母最伟大的投资,不是给孩子留下多少财富,而是给予无条件的爱。”
这位投资大师深知,真正的财富,是孩子深夜归家时永远亮着的那盏灯,是跌倒时永远伸出的那双手。
我的孩子独一无二。
就像乔布斯年轻时,谁会想到那个痴迷于书法、辍学的叛逆少年,日后能将科技与艺术完美地融合?

年轻的乔布斯
他的养父母虽然家境普通,却始终支持他那些“不务正业”的兴趣。
正是这份允许特立独行的爱,造就了改变世界的创新者。
我从来不期望他成为任何人。
还记得爱因斯坦的父亲吗?
当别人都在炫耀自己的孩子会背多少诗歌时,他却送给儿子一个指南针,呵护着他对世界最本真的好奇。

爱因斯坦的父亲
这份“不比较”的智慧,比任何教育理论都珍贵。
爱迪生的母亲南希更是如此。
当学校认定儿子“智力低下”时,她毅然选择亲自教育。
她说:"他不是笨,只是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这份看见孩子独特价值的远见,最终点亮了整个世界。
我只愿他的人生如溪流,清澈自在就好。

霍金
幼时少生病,像霍金那样,即便身体被禁锢,思想依然可以遨游宇宙;
儿时不受气,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在挫折中依然保持赤子之心;
成人能自立,如褚时健七十四岁再创业的坚韧;
中年不孤独,如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褚时健
老来有人养,如叶嘉莹先生晚年仍被学子环绕的温暖。
这世上所有的望子成龙,都不如深夜为他留的那盏灯温暖。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活成最自在的模样。
毕竟,每个平凡的生命,都是某个家庭不落的星辰,都在书写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