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纸币价格,确实离不开这四大核心维度:品种、品相、版别、号码。
下面我用“实战语言”给你逐条拆解,看完就能拿着放大镜去地摊“捡漏”或避坑。
一、看品种——先定“出身”,再谈贵贱
核心:退市 > 未退市;老精稀 > 大众流通品
“先问退市没,再看哪一年;8050永远站C位,流通品只能当零钱。”
肉眼快速判断“4无”:
1. 无折痕(对光看成“一道白”)
2. 无圆角(四角尖尖呈90°)
3. 无污渍(票面原光,无黄无黑)
4. 无裂口(边缘整齐,毛边即降档)
“一道折掉一半,圆角再砍三成;能上评级不上裸,67是分水岭。”
二、看版别——同样年份,暗记、颜色、纸张不同,价差十倍
实战案例:8050 vs 9050
暗记速记:
8050:左边工人领口“W”形暗记;背面黄河壶口瀑布下方有“50”微缩字(放大镜可见)
80100:四位伟人头像,额头中间有“100”微缩字;905100则无
一句话口诀:
“先摸线,再看色,微缩暗记要借光;8050无线是国王,9050有线平民郎。”
三、看号码——同样品相,号码不同,一张顶一车
价格梯度(以67分8050为例)
避坑提示:
市场只认“尾同”,中间同不值钱;
数字“8/6/9”最贵,“4”价打8折;
改号笔、激光改号泛滥,一定要看“底纹”是否断裂,最好送评级。
实战总结:四步砍价公式
纸币合理价 = 品种基准价 × 品相系数 × 版别溢价 × 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