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数据,失业率5.3%,还有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8.5个小时。这些看起来好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的数字,其实背后藏着很多就业和生活的压力。这些数字到底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聊一聊。
我们第一个板块先聊数据背后的苦果,也就是这个失业率和工作时长的困境。首先,这个失业率5.3%,它到底包括哪些人?
其实,这个5.3%它主要统计的是城镇人口。就是你必须是在城市里有户口,然后没有工作,并且还在积极地找工作,同时你是有劳动能力的,他才会被算进去。所以很多灵活就业的或者说农村的劳动力,他们其实都没有被算进去。没错,比如说像全职妈妈,然后一些灵活就业人员,甚至包括一些没有本地户口的,在城市里面打工的,很多人他其实都没有被统计进去。这个里面有很多没有被看到的一些就业的压力。
这个失业率从5.2%涨到5.3%,看似很小的一个变化,其实背后是因为毕业季到了,有很多年轻人集中的进入了就业市场,所以16到24岁这个年龄段的失业率还是挺高的。整体这个上升还是反映出毕业的学生找工作的难都在增加,就业市场的压力还是不小的。
二、超长工时,透支的幸福感再看另一个数字:每周平均工作48.5个小时。这个现实对于大家的日常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其实是远超国际的标准工时的。很多人他可能就没有办法好好地陪伴家人,然后也没有办法休息好,所以他的健康会受到影响,幸福感也会受到影响,对家庭和个人压力确实很大。而且,这个长时间的工作其实也让很多人没有办法去提升自己的技能,或者是说参与一些社会的活动。对于隐性失业,包括灵活就业的人,他的这个工作时间其实波动很大的,那这些人往往他的权益也很难被保障。所以,这是一个整体的就业质量的一个问题。
接下来就想聊一聊真实的个体感受,就这些不被平均的生活困境。为什么好多人对这些官方的就业数据其实是没啥感觉的,甚至觉得跟自己没关系?
因为你其实看那个数据好像看起来还挺平稳的,但是其实身边的人,大家的压力、大家的焦虑其实一点都没有减少。很多人都觉得我好像不管怎么努力,都很难有一个真正的安全感。确实,因为你这个平均的数据,它根本就掩盖了很多不同群体的难处。比如说年轻人,比如说高学历的人,他们其实找工作越来越难;然后灵活就业的人,他的收入波动又很大,又没有什么保障。你这个数据其实就没有办法反映到他们的真实的处境,所以大家就会觉得很麻木。
现在不管是打工的、毕业生,还是灵活就业的人,大家其实都很焦虑,都很疲惫。很多人都在**“拼尽全力”和“彻底躺平”之间反复横跳**,每天都被工作追着跑。很多行业又在裁员,又在降薪,你这个工作时间又很长,很容易产生这种职业倦怠。甚至很多人都开始怀疑说,我这样拼命到底值不值得?
四、普通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出路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困境下面,普通人要怎么去找到自己的出路?
首先是管理好自己的现金流。有的人会把自己的赔偿金和股票卖掉,先把房贷还一部分,留够自己一两年的生活费。也有人会把自己的储蓄分成几块,比如30%是日常开销,30%是用来学习的,还有40%是留着应急的。还有人失业后,马上就把自己的所有账单、欠款都理清楚,把一些闲置的东西都挂到网上去卖,尽快回笼资金。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把自己的现金流管好,这样心里才会比较踏实。
其次,是提升自己多线赚钱的能力。比如说,有一些人被裁了之后,他可能白天去做一些灵活就业的工作,晚上或者闲暇的时候就去摆个摊儿,或者在网上接一些零工,收入反而比上班的时候还要高。也有一些程序员,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做一些外包,去写一些技术的内容。大家都是在不断地去拓展自己的收入渠道,让自己能够有更多的安全感。
最后,是心态上的应对。很多人都会把失业当成一个成长的契机,去尝试一些新的领域。也有的人通过运动或者培养一些新的兴趣,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还有一个例子,是一个互联网的高管得了抑郁症之后,他离开了高压的工作,去转行开了一个植物店,一边调整自己的身体,一边在这个新的行业里面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价值。
聊到这儿,其实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在经历着这些压力和挑战。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拒绝沉默,敢于去面对,敢于去表达,我们就能够一起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和方向。
#社会民生 #失业率 #打工人 #内卷 #经济观察 #996 #工作与生活 #普通人的生存现状
本文核心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