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屠戮10万俄军后,2万蒙古铁骑被小国“屠宰”?主帅哲别死状成谜!

提起蒙古人第一次西征,大家脑子里立马会蹦出迦勒迦河之战的神话:哲别和速不台这两员猛将,带着两万人,居然把罗斯王公们的十万

提起蒙古人第一次西征,大家脑子里立马会蹦出迦勒迦河之战的神话:哲别和速不台这两员猛将,带着两万人,居然把罗斯王公们的十万大军打得找不着北。

这战绩,够蒙古人吹几辈子,也成了欧洲人好几个世纪的噩梦。

然而这支创造了奇迹的蒙古远征军,在满载荣耀回家的路上,却结结实实地栽了个大跟头,差点把老本都赔光。

故事要从头说起。

1219年,成吉思汗带着主力西征花剌子模。

仗打得很顺,到了1220年,名城撒马尔罕都拿下了。

这时,大汗给了哲别和速不台一个特殊的任务:"你们俩,带两万人,去追那个跑路的苏丹摩诃末,顺便给我摸摸西边的底细,三年为限。"

这俩可是蒙古的"黄金搭档",速不台善谋,哲别善战。

他们顺利完成任务,摩诃末没多久就病死了。按说该班师回朝了吧?但他们没有。

可这哥俩杀得兴起,干脆一路向西,横扫了波斯西部、高加索地区,还翻山越岭打到了欧洲边缘。

1223年,著名的迦勒迦河之战上演。

蒙古人用经典的"诈败和诱敌"战术,把罗斯和钦察的十万联军引入包围圈,几乎全歼。

这一仗,打得东欧大地瑟瑟发抖。

仗是打赢了,但这支军队也到了强弩之末。

因为离家万里,连续作战三年,人困马乏,补给也跟不上。

他们就像一支射出去的箭,力道虽猛,但飞到尽头,已是摇摇晃晃。

更关键的是,原本说好在伏尔加河畔接应他们的术赤的援军,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史书上说成吉思汗的这个大儿子"称病"不来,这放鸽子的行为,可把哲别和速不台坑惨了。

就在蒙古军疲惫东归的路上,他们碰上了一块硬骨头,伏尔加保加利亚汗国。

这帮人可不是善茬,他们是古代匈奴人的后裔,血脉里流淌着游牧民族的彪悍和狡猾。

他们的国王加布杜拉·切尔比尔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跟蒙古骑兵在平原上硬刚就是送死。

于是,他玩了一手更绝的:利用伏尔加河畔萨马拉湾一带的复杂地形,给蒙古军精心准备了一个"口袋阵"。

具体战斗过程,咱们这边的史书写得遮遮掩掩,但阿拉伯和波斯的史学家可记了不少细节。

保加利亚人先派出一小队人马诱敌,假装败退。

蒙古军打惯了胜仗,难免有骄气,一看敌人"溃逃",立马追击,结果一头扎进了包围圈。

霎时间,伏兵四起,箭如雨下。

蒙古骑兵在密林和河滩上根本施展不开,优势全无,反而成了活靶子。

这一仗打得非常惨烈,按波斯史学家的说法,两万蒙古军最后只剩四千人逃出来,主将哲别身负重伤。

甚至还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保加利亚人把俘虏的蒙古兵拿去换公羊,"一个俘虏换一头羊",这侮辱性极强。

虽然这些数字可能有点夸张,但后续的种种迹象表明,蒙古军肯定吃了大亏。

哲别在返回蒙古后不久就去世了,官方说法是"病逝"。

但什么样的病,能让一个纵横万里的悍将这么快就倒下?

很大概率是在萨马拉湾受的重伤一直没好利索。

后来速不台成了"独眼战神",虽然没法确定是不是这一战受的伤,但这场混战确实是他军事生涯中第一次遭遇如此狼狈的伏击。

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在十年后。

1235年,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第一个要灭的就是这个伏尔加保加利亚!

由速不台亲自带队,下手特别狠,直接把人家给荡平了。

所以,萨马拉湾之战,可以说是蒙古西征辉煌乐章中一个沉重而刺耳的音符。

它告诉我们,没有常胜的将军,再强大的军队也有其弱点。

在陌生的土地上,任何疏忽和傲慢,都可能被看似弱小的对手抓住机会,给予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