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北京状元:放弃保送北大,申请美国11所名校却全被拒,他如今怎样

说实话,看到李泰伯这个名字,你第一反应是什么?高考状元放弃北大保送,申请美国11所名校全被拒,这事儿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网

说实话,看到李泰伯这个名字,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高考状元放弃北大保送,申请美国11所名校全被拒,这事儿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网上骂声一片:崇洋媚外、高分低能、活该被拒。

可现在呢?

01

其实啊,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

李泰伯这孩子,1992年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是那种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在人大附中读书时,连续三年拿奥数一等奖,高二就拿到了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

但他偏偏拒绝了。

说要和同学们一起高考,体验这个过程。

结果2010年高考,他考了703分,成了北京理科状元。这下好了,全国名校随便挑,清华北大都张开怀抱等着他。

可他干了什么?申请美国11所顶尖大学——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

全部被拒。

02

网上炸锅了。

你看看这些评论:“崇洋媚外”“自以为是”“高分低能”“活该”……

我特别理解当时大家的愤怒。国内这么好的教育资源不要,非得往外跑,这不是给国外大学“送脸”吗?

可是啊,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的定义,是不是太单一了?

李泰伯后来自己分析了被拒的原因:申请准备不充分、时间太晚,对美国大学的评价体系理解有偏差。美国大学看重的不只是分数,还有个人陈述、课外活动、社会责任感……

就是那个……怎么说呢,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

03

然后呢?

李泰伯没有自暴自弃。先在清华委培一年,再去香港大学,拿了64万港币奖学金。在港大期间,他没闲着,继续申请美国大学。

这次成功了。

麻省理工录取了他,还给了全额奖学金。后来又去剑桥交换,最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拿下了医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

从数学到计算机,从工程到医学,再到哲学,这孩子的求知路径,说实话,挺让人佩服的。

现在的李泰伯,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和科研工作者了,在延缓人类衰老等前沿领域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

04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心里一沉?

当年那些骂他的人,现在还好意思开口吗?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李泰伯错了吗?没错,他只是选择了一条不太常规的路。我们错了吗?也没错,我们只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习惯了用一种成功模式去框定所有人的选择。

保送北大就是最好的选择吗?不一定。出国留学就是崇洋媚外吗?也不一定。

李泰伯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人生轨迹,不是所有人都要走同一条路。

05

但是啊,我也得说句公道话。

李泰伯确实没有回国发展,这对中国科研界来说,多少是个损失。可人各有志,在哪里做贡献,其实都是在为人类进步出力。

关键是什么?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的是:支持孩子的选择,而不是替孩子做选择。

李泰伯的父母做得就很好,始终尊重他的想法,给他试错的空间。结果呢?孩子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说实话,我特别理解那些焦虑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不走寻常路”,心里肯定会想:这样真的好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可是想想看,人生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啊。

李泰伯的经历提醒我们:优秀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我们要做的,不是用既定的模式去塑造他们,而是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可能性。

毕竟,人生那么长,为什么一定要在18岁就把所有路都走定了呢?

评论列表

zhuangyuzhan
zhuangyuzhan 10
2025-08-25 12:16
再优秀我也看不起他,连祖宗都卖了 。
平安
平安 3
2025-08-24 01:48
不是什么好鸟!
大漠胡杨
大漠胡杨 2
2025-08-07 18:26
[赞][赞][赞]
中国公民一枚
中国公民一枚 2
2025-09-01 12:48
过几年发现外星人,有的娃还要留学去外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