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文貌繁,情欲省,礼之隆也;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文貌情欲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礼之中流也。君子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步骤驰骋广骛不外,是以君子信守宫庭也。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外是,民也;于是中也,房皇周浃,曲得其次序,圣人也。故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史记注解》之礼书11
礼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对财物的使用,礼内在的表现是不同个人之间的差异化,礼数的多少来表示人际关系的亲近与否,用礼仪形式的严肃与否来表示个人的态度。
内在的约束多,放纵个人的欲望少,这样就能够体现出礼仪的肃穆,内在的约束少,放纵个人的欲望多,这就就会导致礼仪的衰败。
内在的约束和外在的情绪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只要能够平衡二者的关系,这样就可以达到礼的要求了。
一个有德行的人时刻会受到礼仪的约束,让自己能够变得肃穆,会尽力减少自己内在的欲望,避免自己脱离礼仪的约束,让自己保持礼仪的中和状态。
走路、快走、驾车等生活中的事情都不会超出礼的约束,因此一个有德行的人能够长期坚持去施行礼仪,能遵守礼对人日常生活的约束是,这就是有道德的人,超出礼仪规范的人是普通人,能够不偏不倚达到礼的中正的人,能够依据现实情况使用礼仪,用礼仪去很好的解决现实问题的人,这就是圣人了。
因此品德深厚的人,这是常期保持礼仪积累下来的,心胸宽广的人,这是由于礼仪包含事物广阔的原因,志向高远的人是因为受到礼仪约束的原因,能够看到事物本质的人,是因为礼仪内涵深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