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污泥监管 “最严风暴” 来袭!多家污水厂被罚,7 大减量技术救场

中央环保督察持续加码,污泥处理从 “被动应付” 被逼入 “主动减量” 的新阶段 ——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会披露,我国年固

中央环保督察持续加码,污泥处理从 “被动应付” 被逼入 “主动减量” 的新阶段 ——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会披露,我国年固废产生量超 110 亿吨,累积堆存工业固废超 330 亿吨,占地相当于 5 个新加坡。更严峻的是,今年以来多家污水厂因污泥违法处置被点名,而 “源头减量” 已成为各地明确的硬指标。

一、执法升级:污泥违法 “零容忍”,这些案例触目惊心

2025 年污泥治理执法力度空前,违法集中在非法倾倒、超标填埋、防护缺失等环节,多地案例敲响警钟:

宁夏吴忠:7700 吨污泥违规填埋红寺堡区污水厂年产生污泥 5000 吨,未按要求将含水率降至 60% 以下,反而将 70%-80% 含水率的污泥交给某公司 “制肥”。该公司未建合规设施,仅将污泥与牛粪混合后违规填埋 5200 吨,厂区还露天堆放 2500 吨,无任何防渗漏措施。

山西临汾、长治:超 2.5 万吨高含水率污泥违规填埋临汾襄汾垃圾填埋场近 18 个月违规填埋含水率 76%-80% 的污泥 1.1 万吨,长治武乡填埋场 5 年间填埋含水率 80% 的污泥 1.4 万吨,均远超 “污泥进填埋场含水率需<60%” 的国标要求。

多地高频处罚:从罚款到追责四川都江堰查获待建地块违规倾倒污泥,5 人被罚 39 万元;山东乳山某水务将 4000 吨泥水混合物倒采石坑,被罚 20 万元;安徽某污水厂两月内两次因露天堆污泥被罚,累计近 40 万元。

二、破局关键:源头减量成硬指标,7 大技术对比

面对监管压力,“从源头减少污泥产量” 已写入多地 “无废城市” 方案。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杭世珺指出,污泥治理需从 “末端处置” 转向 “源头控制”。基于 “降微生物合成、提自身氧化、促微型动物捕食” 三大路径,7 类主流减量技术各有优劣:

(一)路径 1:降微生物净合成量,减少污泥生成

投加解偶联剂(污泥去除率 50%)

优势:无需改工艺,仅加药箱即可,操作简单;

不足:解偶联剂难降解、易让微生物耐药,成本高达 5-90mg/L。

OSA 工艺(好氧 - 沉淀 - 厌氧,去除率 38%-54%)

原理:在污泥回流段加厌氧池,污泥重回好氧池后优先合成 ATP 而非细胞物质,污泥产量仅 0.13-0.29kgSS/kgCOD(传统工艺 0.28-0.47kgSS/kgCOD);

优势:污泥沉降好、能耗低,适合高浓度有机废水;

不足:需新增厌氧池,受 ORP(氧化还原电位)、回流比等参数影响大(ORP 控在 - 250mV 时,减量率比 + 100mV 高 36%)。

高 S₀/X₀技术(去除率 70% 左右)

原理:高底物浓度下,过剩 ATP 能量消散,降低微生物产率;

优势:无工艺改造、能耗低;

不足:要求 S₀/X₀>8-10,远超实际污水厂 F/M=0.05-0.1 的工况,落地难。

(二)路径 2:促微生物自身氧化,消解已有污泥

超声波技术(物理溶胞,去除率 20%-95%)

优势:仅在回流系统加设备,改造简单,18-40kHz 低频效果佳;

不足:运行成本高,受液体温度、浓度影响大。

臭氧氧化技术(化学溶胞,去除率 40%-100%)

原理:臭氧破微生物细胞壁,还能氧化大分子有机物;

优势: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

不足:出水水质差、污泥沉降性下降,需额外曝气,成本高。

噬热酶溶解技术(生物溶胞,去除率 75%)

优势:嗜热菌反应快、无二次污染;

不足:能耗高,酶制剂价格昂贵。

(三)路径 3:延长食物链,加速能量散逸

VBF 蚯蚓生物滤池(去除率 12%-75%)

优势:工艺简单、不易堵、成本低;

不足:出水 N、P 升高,蚯蚓粪便需及时清理,数量难控。

三、污水厂怎么选?活性污泥法优先 OSA、VFL 工艺

我国 81.6% 的污水厂用活性污泥法,这类厂选减量技术可重点关注两类:

OSA 工艺

在传统活性污泥回流段加厌氧池,无需大改,污泥减量率最高达 58%,还能提升 COD 和 P 去除率;

VFL 工艺

垂直流迷宫结构,集厌氧、好氧于一体,产泥量仅为传统工艺的 10%-20%,近乎 “零排泥”,适合空间有限的污水厂。

污泥治理早已不是 “随便处置” 的时代,从 “违法必罚” 到 “减量硬指标”,监管逻辑已清晰。对污水厂而言,与其被动受罚,不如主动布局源头减量技术 —— 既符合政策要求,也能降低末端处置成本。毕竟,在固废治理 “零容忍” 的大背景下,合规与减量,才是长久生存的关键。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4
用户10xxx74 1
2025-09-25 15:50
把污泥加作物秸秆、加菜地拉秧的、加环卫收集的树叶,发酵变成有机肥!良性循环,减少化肥使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