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因为最吃亏。
对于嘴硬心软的人来说,自己只是说话不太好听,但心是好的,是关心对方,是心疼对方,只是说话不中听而已。
但却忽略了,当你嘴上强硬、心里柔软时,你发出的信息是混乱的,对方接收到的只有伤害。
我有个朋友小陈,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丈夫加班晚归,她担心他的健康,整夜睡不着,等他进门却是一句:“你还知道回来啊?干脆死在外面算了!”
其实她的本意是心疼丈夫,但说话没有分寸。
一次、两次,丈夫还能明白这是关心,时间久了,心就凉了。去年他们分开了,小陈哭着对我说:“我那么爱他,他为什么不懂?”
这不是爱不爱的问题,是表达方式出了问题。
我们常常误以为,如果一个人真的爱我们,就应该能穿透我们尖锐的语言,触摸到柔软的内核。
这种想法太想当然了,是一种情感上的懒惰和不负责任。
恶语伤人六月寒,无论什么时候,话都要好好说。
能够长期维持幸福关系的夫妻,并非没有矛盾和不满,但他们学会了用温柔的方式表达坚硬的真相。
1、为什么会嘴硬心软?
从心理学角度看,嘴硬心软这种模式往往源于童年。
也许你小的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对待你的,他们爱你,却从不温柔地表达。于是你学会了这种“扭曲”的沟通方式。
也可能是出于一种隐秘的自我保护。
心理学家布伦娜热认为,许多人用尖锐来掩饰脆弱,因为展现脆弱意味着可能被伤害。
所以我们先发制人,用坚硬的言语筑起围墙,却忘了这堵墙不仅挡住了伤害,也挡住了亲密。
2、嘴硬时,别人看不到你柔软的心
我们的大脑接收负面信息的速度和强度远超过正面信息,这就是所谓的“负面偏好”现象。
一句伤人的话,需要五句温暖的话才能抵消它的影响。当你用坚硬的言语包裹柔软的心意,对方往往只能感受到伤害,而看不到关爱。
《大话西游》中至尊宝那段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
这何尝不是无数嘴硬心软者的写照?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因为你的心软来得太迟,被你的嘴硬挡在了后面。
嘴硬心软时,对方接收到的只是嘴硬。
3、如何打破嘴硬心软的魔咒?
① 培养情绪觉察能力
在开口前,先问自己:我此刻真实的情绪是什么?是担心,不是愤怒;是受伤,不是厌恶。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强调,情绪觉察是情绪智力的基石。只有先对自己诚实,才能对他人温柔。
而且,嘴硬心软的人说话之前可以想一下,如果自己听到这样的话会不会伤心,如果自己都不乐意听,那就不要说出来。
② 学习直接表达需求
试着把“你整天就知道工作,根本不在乎这个家”换成“我很想你,希望有更多时间在一起”。
把“你从来不听我说话”换成“我希望你能认真听我说,这对我很重要”。
直接表达脆弱需要勇气,但唯有如此才能建立真正的亲密。(转换表达的秘诀就是把“你怎么怎么样”换成“我怎么怎么样”。少指责多表达)
③ 实践“温和而坚定”的沟通
很多时候,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咄咄逼人。你可以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又不攻击对方。
沟通专家推荐使用“我”句式:“当...时候,我感到...,我希望...”这不是技巧,而是心态的转变。
古人云:“柔能克刚”,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不仅是哲学智慧,也是人际关系的真谛。
成熟不是学会用坚硬的壳保护柔软的心,而是愿意让心本身强大到不需要伪装。
当你内心足够安全,就不再需要用尖锐的言语来虚张声势。
所以,别再让嘴硬心软成为你关系的隐形杀手。
你的心值得被看见,不必包裹在伤人的语言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