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50年,一位村妇从报纸上得知丈夫董必武再娶,长叹:这是命啊

一天,一个偏远山村里的老人在看到报纸上撰写的:董必武已经有了夫人,名叫何莲芝后,长叹一口气:“这是命啊!”这位老人是何人

一天,一个偏远山村里的老人在看到报纸上撰写的:董必武已经有了夫人,名叫何莲芝后,长叹一口气:“这是命啊!”

这位老人是何人?她就是董必武至死不知还活着的妻子陈碧英。

眼看着董必武已经47岁了依旧单身,周总理等人不免有点着急,是时候找个女同志照顾他的生活了。博古将这一重任交到邓颖超的手中,希望她能替董必武介绍个对象。

邓颖超苦思冥想好几天,终于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宣传部干事陈碧英。

邓颖超找了个时间将陈碧英约出来,同她说到“介绍对象”一事,在得知对方是留着两撇胡须的老头董必武时,陈碧英急了。

“什么老头,人家还不到50岁呢,”邓颖超笑着说。

“起码也有四十好几,我......”

邓颖超随后和她分析道:“小陈,你还不知道,董校长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虽然年龄大一些,但是为人很好,政治上也很有水平,所以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才这么考虑的。”

听到“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几个字后,陈碧英只觉得压力倍增,忍了很久,她直接哭出声:“邓干事,这事我不!”

邓颖超看着抽抽搭搭的陈碧英,安慰道:“别哭嘛小陈,这事你不同意就算了。”

既然陈碧英不同意,邓颖超只能再寻找合适的人选。

一天,董必武从马上摔下来,伤得很重,被抬回瑞金没治几天,他又染上了疟疾,而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又缺少特效药奎宁,董必武的病情也时好时坏,几次都高烧昏迷不醒。

博古知道后专程来看望董必武,正巧碰上邓颖超,离开前,他对邓颖超说:“不是委托你给介绍一位对象?调她来担任护理,这也是一个机会么。”

邓颖超茅塞顿开:“对啊,是可以把小陈调来,让她跟董必武接触一下。”

接到命令的陈碧英连忙赶来,结果发现自己要护理的人竟然是董必武校长,但是,这是组织上下达的命令,所以她还是接下了这份工作。

董必武醒来后再病床前看到一位陌生的姑娘,询问了她的姓名后,同她说明自己摔断的骨头可以慢慢用药,只是疟疾有一些麻烦,得先把这个治好。

陈碧英当即说道,自己知道这个病的草药秘方,她下午就去挖药。陈碧英连续几天都冒着雨去山上和田间采挖草药再熬好亲自看着董必武喝完,之后她又找到药农要来专门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十几天过去了,董必武的疟疾痊愈,就连身上的跌伤也好了七七八八,他已经可以下场走动了。

董必武知道功臣是陈碧英,连忙和她道谢。倒是陈碧英颇为不好意思,脸上泛红的说不需要感谢,这是她应该做的,而且,她明天就要回宣传部了。

陈碧英圆满完成任务,回到了自己单位所在地,不过,让邓颖超失望的是,两人并没有多少进展。

董必武治好后便回了中央党校,一天,博古找他谈论工作,结束后,博古忽然问了句:“董老,你的喜事快办了吧、”

董必武不解其意,博古解释,他不是让邓颖超将小陈介绍给董必武,还特地将对方调给他护理吗?怎么还没有进展。

董必武这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听到博古要再找小陈谈一谈时,他立刻制止,他们不是主张婚姻自由吗?怎么还用组织的名义命令人家谈对象,以后不要这样做了。

几天后,董必武的房东送给他几斤自家树上的新鲜枇杷,董必武舍不得吃,亲自送给陈碧英,并和她说明自己之前对撮合一事毫不知情,他已经和博古他们说了,让他们以后不要再这么做了。

董必武离开后,陈碧英久久没有回神,或许,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喜欢上了对方。

一天,陈碧英将董必武约了出来,董必武还劝她不要有什么思想上的负担,他们可能没那么合适。

陈碧英沉默许久,才颤颤地说:“要是我愿意的话,你会怎么样?”

董必武心中狂喜,但还是有点不可置信,以为她在开玩笑。

陈碧英羞涩道,她是自己愿意的。

董必武只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他看着面前色若春晓的陈碧英,喃喃道:“碧英,谢谢你不嫌弃我!”

1933年6月底的一天,董必武和陈碧英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

婚后,两人相敬如宾,日子过得非常甜蜜。一天,陈碧英突然晕倒在自家门口,董必武迅速找来医生,医生将陈碧英抢救过来后,同董必武言明,陈碧英得的是一种怪病,只要发作就会跌倒在地不省人事,此后,董必武再也不敢让陈碧英长时间的单独在外面,即便她出去挖野菜,他也要跟在身边。

在这期间,董必武跟着陈碧英认识了不少野菜,后来,在长征时,董必武还以此救过不少人的性命。

然而,两人甜蜜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1934年9月,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没过几天,董必武正式接到通知跟随红军转移,可陈碧英在确定是否随部队转移的体检中不幸没有通过,这就意味着他们夫妻须得分离,出于革命整体利益着想,陈碧英只能服从、

部队出发那天,陈碧英送了丈夫三天三夜,眼看着就要走出苏区,董必武狠了狠心,让妻子回去,陈碧英这才不情不愿地跟随丈夫离开。

回到瑞金之后,陈碧英根据党组织上的安排,前往广东坪石兴梅开展地下工作,但她到达目的地后发现这里的党组织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党员都被敌人疯狂杀害了,陈碧英一直努力和组织上联系,却始终无果。

走投无路下,陈碧英一路乞讨回到家中,见到了家中的母亲,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和弟弟都被敌人杀害了,母亲也是好不容易才逃脱出来的。随后,陈碧英同母亲来到石背庵祈求庵主保佑,在这里,她们意外遇到曾在粤赣省苏区妇女部工作过的肖桂芳,两人约好一起隐姓埋名,躲避敌人的搜捕。

眼看着形势逆转,陈碧英的母亲英便劝说女儿找一户人家安顿下来,陈碧英说什么都要等董必武。

可是,三年过去了,因为过分思念董必武,陈碧英鬓角竟然长出了几根白发,她仍旧没有一点红军和董必武的消息。

母亲为了女儿的未来着想,几次痛哭流涕跪求,陈碧英含着眼泪答应嫁人。

村子里有一个年过四旬还没有娶妻的农民严修道,在大家的牵线下,两人成婚,村子里的人并不知道陈碧英是红军,还是董必武的妻子。

陈碧英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生活了15年,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肖桂芬得知董必武还活着,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上,陈碧英连忙托人打听,结果得知,报纸上刊登过,董必武已经有了夫人,对方叫何莲芝。

陈碧英转而想到自己,她已经和严修道成婚十几年,两人已经完全没了可能,只能暗自长叹:“这是命啊!”

此后,陈碧英彻底断了念想,1983年7月,74岁的陈碧英患病不起,不到两个月去世。

再说董必武这边,当初他也等了妻子陈碧英很久,并到处打听她的下落,却都没有一点消息,他以为妻子已经去世,便在到达陕北后,在组织的介绍下和女红军何莲芝成婚。

1960年10月,董必武和何莲芝来到瑞金,还托人到处打听陈碧英的下落,却始终无果,一直到1975年董必武去世,都没能再和陈碧英见上一面。

两人之间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时代造就,一切都是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