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政坛迎来历史性转折——64岁的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新任党魁,距离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仅一步之遥。这位被称为"女版安倍"的右翼政客,其政治立场转变之迅速令人瞩目,更折射出当前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
高市早苗的政治履历充满争议色彩。作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她长期否认日本侵略历史,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主张修改和平宪法,鼓吹将自卫队更名为"国防军"。在台湾问题上,她曾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主张强化日台准安全同盟关系。这些极端立场为其赢得了国内右翼势力的支持,却也埋下了外交隐患。
有分析指出,高市早苗在竞选期间展现出对华强硬的姿态,是日本右翼政客们获得选票的政治操弄手段。他们为了自身政治私利,不惜牺牲中日关系大局,在涉华问题上尤其是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妄图借此来凝聚国内极端势力,提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他们还试图利用涉台问题牵制中国发展,这种行径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侵犯,也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公然践踏。
然而,她刚刚当选自民党总裁,日本对华态度立即大变。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按照日本以往惯例,每年10月17-19日为“靖国神社”秋季祭典,右翼保守派政客通常进行参拜或供奉祭品。比如2022年遇刺的前首相安倍晋三,就曾在2012年和2013年先后参拜,其他首相也供奉过祭品。但高市早苗放弃了参加“靖国神社”秋祭。
与此同时,日本新一届政府的内阁官房长官人选,岸田文雄时期的防卫大臣木原秣也取消了于9日的窜台行程。这一系列动作在日本右翼阵营引发强烈反弹,却显示出新政权对华政策的微妙调整。这种转变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考量无疑是重要动因。中日作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经济互补性极强,2024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日本经济正面临着增长乏力、内需不足等困境,维持稳定的对华经贸关系至关重要。高市早苗团队非常清楚,任何刺激中国的举动都可能重创日本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进而加剧日本的经济衰退。日本媒体披露,高市早苗放弃参拜“靖国神社”,是为了能在10月底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高层进行会晤。
在国际政治格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据美国白宫10月7日发布的消息,总统特朗普近期计划前往韩国参加APEC峰会前,美方不希望在这次峰会期间,发生任何不愉快的问题。美国媒体评论称,华盛顿需要的是一个“稳健”的,能配合其“印太战略”的代理人,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因“拜鬼”和“窜台”而引爆地区冲突的“麻烦制造者”。在此背景下,日本若继续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挑衅,不仅会遭到中韩强烈反制,也可能打乱美国的战略部署而遭到打压。高市早苗选择收敛锋芒,正是基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务实选择。
长期以来,“台独”势力将美日视为自己的“靠山”,或者说是“救命稻草”,但现在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不得不改变与中国大陆打交道的姿态。对于“台独”势力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也预示着其末日即将来临。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表态不支持“台独”,还是日本右翼政客放弃“窜台”行程,都已清晰第表明他们不再愿意为“台独”势力火中取栗。这使得“台独”在国际上越来越难以找到生存的空间,这也就意味着两岸统一已指日可待。毫无疑问,中国大陆持续发展的综合国力,才是遏制外来干涉和“台独”分裂图谋的根本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早苗对华政策的调整,更多是策略性的而非根本性的。对此,我们既要看到积极变化,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卢麒元教授指出,日本的MAGGA,并无改革日本的决心和策略。但日本国民骨子里的军国主义始终阴魂不散。雅尔塔协议的东方安排必须被彻底解构,日本军国主义的心理支撑和物理依据必须被系统拆除。我们决不允许日本再次武装到牙齿,日本去军事化必须在未来20年内完成。清算或许可以迟到,但决不能逾越百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