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下龙湾,跟随电影去旅行

寒假的时候我家娃在家重重复复地看《阿凡达》,有天指着屏幕里的哈利路亚山,突然拽我胳膊:“妈妈!这个山跟电视里的下龙湾好像

寒假的时候我家娃在家重重复复地看《阿凡达》,有天指着屏幕里的哈利路亚山,突然拽我胳膊:“妈妈!这个山跟电视里的下龙湾好像!”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阿凡达》悬浮山的原型,还真有部分取自下龙湾的喀斯特峰丛。前段时间凑了年假,一家三口直奔过去,特意找了朋友推荐的本地导游小张 —— 朋友说他在这边待了二十多年,各种各样的冷门知识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头天一早坐游船往保护区走,刚过了一片开阔海域,远处的小岛突然变得密起来。我家娃扒在船窗上,举着手机里电影截图问小张:“张叔叔!这个山是不是杰克第一次去的哈利路亚山?” 小张凑过来看了眼,没直接说 “是”,反而指着远处的雾说:“你等太阳再往上升点,雾裹着山尖的时候,风一吹,山影像飘在水上似的 —— 剧组当年就是看中这场景,还特意选了有晨雾的日子拍,后期加特效时,都没怎么改山的轮廓。” 说话间,船慢慢驶入一片被峰丛围着的海湾,水面静得能映出山影,小张介绍说这就是下龙湾最精华的保护区,“外面游客大多逛俩小时就走,真正懂的,尤其是欧美人,都愿意在船上住”。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远处泊着几艘比我们船大些的木质游船,甲板上有好几个老外躺在哪晒太阳。小张看着那些船,跟我们说:“这些都是长线游的住船,欧美客人常花 300 美元住一晚,有的住两三天 ,他们不赶景点的,就想早上看日出时,岛屿刚从雾里露出来的样子,晚上在甲板上听着海浪看星星。” 我家娃好奇地问:“难道他们不觉得贵吗?” 小张蹲下来,指着水里小鱼:“你看这水,清得能看见鱼的鳞片,保护区里不让随便建码头,连船都只能慢慢开,他们就愿意为这种原生态的环境花这个花钱。”

船往保护区深处走,有的岛屿离船只有十来米,青灰色的岩石上挂着垂下来的藤蔓,风一吹轻轻晃,我家娃小声说:“好像潘多拉星球的植物!” 小张听见了,笑着说:“剧组当年拍特写时,就是挑这种长藤蔓的山 —— 你看岩石上的那些坑坑洼洼,是海水冲了亿万年才形成的,剧组说这种‘粗糙感’比光滑的山更有‘外星味’。”

中午饭是在船上吃的,小张提前跟附近的渔民订了刚捞的小鱿鱼和花蛤,煮了锅海鲜粥,还配了当地的酸笋小菜。粥刚端上来,娃连喝两碗,擦着嘴说:“真鲜,真好吃!” 旁边那艘欧美游客的船上,飘来烤肉香,小张说:“他们的住船都带厨师,每天早上会去渔民那儿收新鲜渔获,烤龙虾、煮螃蟹,慢悠悠吃两三个小时,不像咱们游客赶时间。” 说着还指了指远处的小渔船:“那是给住船送菜的,每天就一趟,晚了就没新鲜的了 我们今天的海鲜就是提前跟他们订的。”

下午小张没带我们去人多的溶洞,反而找了艘皮艇,带我们划向一座孤峰。峰脚下有个小小的海蚀洞,洞口挂着绿色的海藻,划进去时,阳光从洞口照进来,把海水染成淡绿色,娃说:“感觉我们进了电影里的秘密基地!” 小张一边帮我们稳住皮艇,一边说:“这片洞是欧美人最爱来的,他们常带着浮潜装备来,不过得提前跟保护区申请,怕人多破坏里面的珊瑚 —— 你看洞壁上的小贝壳,都是亿年前的化石,碰一下都不行。” 我摸了摸洞壁,凉丝丝的,果然能看见嵌在岩石里的小贝壳,小张还特意指了个地方:“你看这个贝壳的形状,跟现在海里的不一样,说明这儿以前是深海,后来才慢慢抬成现在的样子。” 这些话听得娃眼睛都亮了,感觉比在学校上课有意思多了。

傍晚返程时,夕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色,远处的峰丛像被镀了层光。那几艘欧美游客的船亮起了小灯,甲板上有人举着酒杯聊天,笑声飘过来。小张还说“当年剧组来选景时,我还在这边给渔民帮忙,跟着看了好几天 —— 他们选了十几个地方,最后定了这片,就是因为这里的山又密又有特点,雾天还能拍出‘悬浮’的感觉。”

其实这趟旅行没去什么网红打卡点,大部分时间都在保护区里慢慢逛,可反而记得特别牢 —— 记得小张讲《阿凡达》取景时的细节,记得他指给我们看的化石贝壳,记得他提前订到的新鲜海鲜粥。原来好的导游不是带你赶景点,而是能把风景背后的故事、知识慢慢讲给你听,就像小张这样,连下龙湾的雾、岩石上的藤蔓,都能跟电影、跟亿万年的时光连起来,让我们看的不只是山和海,还有藏在风景里的那些 “为什么”。

这次下龙湾之旅,让我们对旅行有了更深的理解。期待下一次的旅程,继续跟随电影去旅行,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