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大的来了!《再见爱人5》又给国综上什么课?

犀牛娱乐原创文|方正 编辑|朴芳《再见爱人5》开播,《再见爱人1》又刷屏了。当下小红书、微博随处可见老粉追忆、安利《再见

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再见爱人5》开播,《再见爱人1》又刷屏了。

当下小红书、微博随处可见老粉追忆、安利《再见爱人1》的刺耳声音,多少映射出做了五季的《再见爱人》似乎遇到了一些瓶颈。

当然,特意开芒果SVIP一口气追完首期(上)(中)的犀牛君拍胸脯保证,这季节目的制作质量仍是高水准的。但又因为它是《再见爱人》,我们必须更严苛地给予评测。

很显然,继上一季“国民级流量宠儿”麦琳、杨子把该系列送上热度之巅后,目前《再见爱人5》的舆论热度同比下滑比较严重,当下围绕 #邓莎老公怎么把沈皓明台词说了#、#再见爱人 rapper夫妇#、#李施嬅四次手术男友全程缺席# 这类不痛不痒的话题讨论,与此前全民上头讨伐麦琳的破圈热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单以热度论高下”从来不是犀牛君的综评风格,但这季节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另一方面,始终拿电影制作标准打磨综艺的《再见爱人5》,又来给国综行业上什么新课,也是我们特别好奇的。

徘徊于“诗意”与“狗血”之间

面子是狗血剧,里子是文艺片。

这才是《再见爱人》真正厉害的地方。

面子上的鸡飞狗跳、一团乱麻,这种“八点档狗血剧”般的八卦情节和宣发策略,首先保证了《再见爱人》成了一档任何观众都能对其发表几句牢骚的国民综艺。

所以你看这季节目的热搜词条拿捏得就很“政治正确”。什么 #邓莎老公怎么把沈皓明台词说了#,直指路行魂穿《许我耀眼》男主沈皓明对邓莎轻描淡写说的那句“分工明确、各尽其职”是给丧偶式婚姻盖了个戳;还有什么 ##车崇健让朋友睡在李施嬅的床上#,不知前因后果的网友看了还以为是啥劲爆出轨奸情的热搜就像是一刻也等不及地要给大猪蹄子车崇健“定罪”……

这里犀牛君并不是要苛责节目组拿性别议题大做宣发文章,事实上,我们很理解当下综艺会拿“中国普男花式大比烂”的倾向性议题制造爆点,毕竟娱乐热搜本来就没必要像严肃纸媒那样理中客,而且有些大猪蹄子们(比如车崇健之流啊)确实也应该被敲打下才有可能搞明白到底什么是爱情、什么叫责任。

同样,基于类似的观点逻辑,犀牛君也认同有时候《再见爱人》节目组很难把握好能否全面勾勒情感冲突细节全貌的创作标尺,造成诸如李行亮所说夫妻俩遭长期网暴的所谓艺术伦理风险,但另一方面,指摘节目组是故意恶剪制造“狗血”的相关批评犀牛君也认为不妥,因为在我们看来《再见爱人》的拍摄手法确实是基本遵循了纪录片“绝对中立、冷静客观”的内容原则。

里子里的诗意浪漫、生活况味,这种“催泪文艺片”式的叙事调性和价值引导,则是作为《再见爱人》老粉丝都能集体共振的这档节目的独家卖点。

我们为什么时至今日仍对《再见爱人1》郭柯宇章贺的“悬崖喊话宽慰前妻”、“下车拥抱再续前情”念念不忘?还不是因为节目挖掘到了我们苦难生活里爱情就像黑暗中倔强发出的一道微光,《再见爱人》仍然相信爱情这件事,我们为之泪目的看客们亦是如此。

我们又为什么对目前《再见爱人5》呈现出的东西抱有怀疑?或许也是因为目前节目仅仅挖掘到了三对婚姻样本里“丧偶式婚姻”、“疑似家暴”等这些看起来很像纯粹迎合舆论的“话题噱头”的部分,节目老粉们暂时还没看到该系列最为擅长的“深度解剖当代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型”。

不愿看它沦为“预制菜”综艺

所以《再见爱人5》要怎么调整优化呢?

讲真,如果《再见爱人》此前是依靠一种“真情实感的婚姻实验”赢得观众信任,那么到了最近几季,这场实验似乎被过度标准化、流程化成了一道道“情感预制菜”。它依旧保留了熟悉的食材,冲突、眼泪、和解,但味道却好像变得机械可控。

说实话,这档目前被网友调侃为“一年一度生气大会”的综艺IP,其最新的排播安排就让人嗅到一股预制味道,一周三更、首期五小时、上中下三段、会员加速观看礼、还有让rapper夫妇过度参与的美团买药广告,节奏密集得像一个流水线产品——好像让观众不再等待故事自然发酵,而是被剧情算法和更新频率裹挟着追逐情绪高潮。

节目最典型的预制情感模板,莫过邓莎与路行。他们不争吵,却几乎不交流,儿子一句“你们不吵架,但也不说话”,成了整期真人秀最残酷的对白。路行那句“她最大的付出就是生了个儿子”,刺穿了女性在家庭与事业夹缝中挣扎的无力感。说实话,2025年的婚恋节目看到这种冷暴力时代的婚姻样本,是有点“今夕是何年?”的穿越感的。

再看何美延与梁淞,这对被网友戏称为“rapper夫妻”的神仙组合,几乎把日常争吵变成了营销表演。英文“Come on”成了他们的情绪口头禅,互怼的押韵节奏像是即兴说唱,这样的呈现好似一切都是为了制造那个肯定会火的热搜标题——#我同意再见爱人转型喜剧综艺#。

李施嬅与车崇健的故事,则代表了另一种预制化的爱情叙事、标准化的情感幻灭。眼睛手术男方缺席,八年爱情走向分手,这种观众们一看就感觉“不对劲”的古早时代的不健康亲密关系,好像只有李施嬅仍在像死磕自己般非要挽救点什么。

或许,当观众感受到的嘉宾们的“真诚”越来越少,正是《再见爱人》系列走到今天不得不面对的分水岭,它究竟要做成一个流量可控的流水线产品系列,还是一个继续探索多面人性、探讨亲密关系复杂模型的心理学实验作品?

犀牛君不希望《再见爱人》沦为“预制菜综艺”,因为它原本是一道“现煮的美味”,有苦、有辣、有烟火气,也有突如其来的甜。它不应该是靠滤镜和话题撑起来的节目,而是一部能让你看见生活本身的作品。

就像郭柯宇当年在悬崖上那句喊话“谢谢你让我学会了怎么去爱”,那不是综艺的台词,是生活里最真诚的告别。我们仍然相信,《再见爱人》的诗意不该被算法打磨成公式,它可以有冲突,但不能只剩冲突。可以有戏剧,但不能丢掉温度。

毕竟,《再见爱人》始终带给国综市场不可替代的独家价值,从来就不是提供情绪消费,而是提醒所有不敢爱的当代牛马 —— 爱与离开,都是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