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倍耐力在华深耕二十年,成中意合作典范,计划继续投资

你能想象在轮胎生产线上听交响乐吗?这是2025年10月10日,位于山东济宁华勤工业园的倍耐力生产基地出现的一幕。一边是乐

你能想象在轮胎生产线上听交响乐吗?

这是2025年10月10日,位于山东济宁华勤工业园的倍耐力生产基地出现的一幕。一边是乐队在演出,一边是生产线上黑色的橡胶在工人和机器的操作下变成轮胎。

这是独属于倍耐力的意式浪漫。当天,一场主题为“轮迹承廿载,未来共加倍”的二十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办。这家153岁的意大利轮胎公司,在这里迎来了在华工业布局二十周年里程碑。

倍耐力集团执行副主席马可·特隆凯蒂·普罗维拉(Marco Tronchetti Provera)通过视频致辞表示:“我们为倍耐力在中国这一战略市场深耕二十年深感自豪。我们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并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二十年里,我们持续投入,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行业合作伙伴、客户及当地社会紧密协作,始终恪守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时针拨回20年前。2005年10月12日,倍耐力与陆通轮胎有限公司(华勤集团子公司)的合资企业正式开业,同时倍耐力位于兖州的卡车子午胎生产厂也正式投产。

从此,倍耐力开启了在华市场波澜壮阔的历程,并一步步成为中意合作的典范。

2022年,倍耐力亚太区研发创新中心在济宁华勤工业园落成,印证了中国在倍耐力全球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该研发中心与米兰总部研发中心紧密协同,并融入倍耐力遍布全球的其余11大研发中心组成的网络,依托开放式创新模式,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共同开展前沿技术实验。

倍耐力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卡萨卢奇(Andrea Casaluci)表示:“对于倍耐力而言,能够在这个以技术创新为重要驱动力的市场立足发展,特别是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华勤集团创始人牛宜顺表示:“作为倍耐力在济宁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见证了轮胎全球引领者与本土企业如何相得益彰。这二十年的历程建立在深厚的互信与追求卓越的共同愿景之上。我们相信,深化合作将继续为国际合资企业树立标杆,为当地制造业生态系统的活力与完善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倍耐力一直在推动中国轮胎行业的技术革新。

在互联移动出行领域,倍耐力凭借Cyber™轮胎覆盖相关市场。这是全球首款整合了硬件与软件的系统,能够通过轮胎内置传感器采集数据,经倍耐力专用软件与算法处理后,实时传输至车辆电子系统。该技术可开发出与车辆驾驶控制系统深度集成的新功能,从而提升驾驶体验与安全性能。

继在欧洲市场推出后,倍耐力Cyber™轮胎正逐步推广至其他区域,其中就包括中国市场。目前,该技术已由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进行了测试,旨在将该技术应用于新款车型之中。

凭借产品的高科技含量、覆盖中国市场的3000多家零售网点,以及得益于F1赛事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倍耐力在中国市场持续强劲增长,其销售额在2024年已达到全球总销售额的11%。

遵循本土化战略方针,倍耐力在华产能持续提升,现已具备约1500万条乘用车轮胎产能(其中超90%为高价值产品)及200万条摩托车轮胎产能,不仅服务中国市场,更覆盖整个亚太区域。

依托精准高效的研发投入,倍耐力在中国高价值轮胎领域持续扩大领先优势,与国内外主流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日益深化。

倍耐力在华所有工厂均遵循集团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准则。基于在生态转型领域的持续投入,倍耐力中国工厂已获得由当地环保部门颁发的绩效评级A级企业,其中兖州工厂更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权威认可。

倍耐力在米兰总部研发先进的轮胎产品,在全球18家工厂生产,在160个国家进行销售。它在中国有三家工厂以及超5000名员工。

卡萨卢奇强调:“中国现在是,并且未来仍将是倍耐力公司的关键市场。”此次庆典活动上,倍耐力重申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并计划继续在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