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公示。完整名单见文末。
与2022-2025年的名单相比,新一轮白名单赛事预计将出现较大调整。据相关信息显示,此次竞赛名单调整幅度显著,有部分赛事在评审过程中已被移出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与竞赛深度融合的模式,有望成为2025至2028年各类教育类赛事发展的核心方向。AI学习相关的内容设计,如AI基础实践、AI与学科融合任务等,很可能成为后续竞赛体系中重点布局的方向。
此外,在三位一体部分院校报名可以起到免初审或者降低报名要求的叶圣陶、科普科幻、语文报杯、创新作文等竞赛均被移除。如下图汇总了叶圣陶和科普科幻这两个竞赛在2025年三位一体招生受认可的院校:
根据2025年整理汇总,26年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这几个竞赛因在省属三位一体报考中的特殊作用,在一些机构的参与运作下,据说一些项目学生获奖需支付较高的费用。被移除后,不知道会不会对已经获奖学生产生影响,宁波相关学生和家长要提早了解,提早规划。
本次删减13个赛项,新增16个赛项,详细名单如下👇
在自然科学素养类中:
新增5大竞赛活动,分别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能力大赛、全国青少年科学探究建模能力大赛、全国青少年心理成长知识与应用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安全与应急科普创新大赛。
移出7大竞赛活动,分别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芯”助力中国梦一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
在人文综合素养类中:
新增5大竞赛活动,分别为:中华诗词美育大赛、鲁迅青少年文学大赛、全国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承与实践创新大赛、“讲好中国故事 ”全国中小学语言素养大赛、同颂中华 · 全国青少年志愿文学创作与诵读大赛。
移出5大竞赛活动,分别为: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 · 时代新人说"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
在艺术体育类中:
新增6大竞赛活动,分别为:全国中小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全国青少年国防素养大赛、“戏剧中国 ”全国青少年戏剧文化艺术大赛、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辅助生成数字艺术创作者大赛、学校美育助力行动——青少年视觉 艺术传承与创新工作坊展示、“常青藤 ”全国青少年校园戏剧创意大赛。
移出3大竞赛活动,分别为:"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全国中小学生舞蹈比赛、全国青少年音乐素养大赛。
自2018年教育部制定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以来,教育部已连续七年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评审,并公布竞赛活动名单。
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是以立德树人为目的,旨在挖掘学生特长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公益性教育活动。
◆ 白名单赛事的作用
白名单赛事是经过教育部筛选和认可的,具有公正性、权威性、正规性的比赛,其含金量非常高。
在竞赛中获得奖项,在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填写上都是加分项!综合素质评价又与名校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特殊招生报名息息相关。
在小学、初中阶段,有获得教育部竞赛白名单里的竞赛奖项,在学校评优评奖上都会优先考虑,在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上都是加分项!综合素质评价又与未来中考、高考的招生息息相关。
1、在强基计划中
五个学科竞赛的优胜者,基本上都是最有希望参加“强基计划”的学生。今年39所招生院校中,有34所院校将“五大学科竞赛”列入了可报考条件。
如果拿到了银牌或者更高的奖励,就有了直接进入面试的资格。普通高校的强基测试一般与竞赛水平相当,在强基测试阶段进行系统性的学科竞赛学习将会有很大的优势。
2、在综合评价中
综合评价对白名单赛事广泛认可,部分高校把竞赛奖项作为校测加分项。在高认可度的情况下,初审、校测乃至最终录取都发挥着极大优势。
在冲击省属三位一体招生时有巨大优势。不少高校在报考条件中,对竞赛生有专项成绩的优惠,比如浙江工商大学,规定有学科竞赛成绩的考生,高中阶段若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决赛的省三及以上奖项,满足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要求,可以直接进面试,进入专项招生计划,不占普通类考生的名额。
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三位一体招生章程
3、在高校专项中
虽然高校专项计划的报名条件对竞赛奖项没有要求,但在网上报名中要求考生填写高中阶段参与的科学研究、文学创作、创新设计、学习实践等情况。强烈推荐成绩优良、有竞赛奖项的农村考生报考高校专项计划,冲刺985高校。
如果你想在重点学校的特殊招生中入围,参加白名单中的赛事并且获奖很有必要,可以为特殊招生升学时增加筹码。参加赛事学习周期较长,建议低年级考生,抓紧时间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务必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项目。
在这里,建议各位家长:
①关注孩子的兴趣与优势。选择赛事时,应首要考虑孩子的个人兴趣和学科优势,并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参与。
②规划备赛。可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目标院校的招生要求,筛选出最适合的赛事进行准备。
③警惕未被认证的竞赛。优先选择列入白名单的赛事,避免参加那些未经教育部认证、可能收费高昂且缺乏公信力的竞赛,保护自己的权益。
④关注官方渠道。最新动态务必通过“教育部官网”或赛事唯一官方渠道查询,避免被误导。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公示。完整名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