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还没散,灵隐寺山门外就炸开了锅。一群香客围着块青石板吵得脸红脖子粗,有人踮脚伸手要摸,有人举着香火钱要拓字,还有个穿绸缎的胖子正指挥家丁搬来锄头,说要把石头整个刨回家镇宅。
“都给洒家住手!”
一声破锣嗓子从天而降,众人
抬头只见个破衣烂衫的和尚踩着树枝飘下来,僧帽歪在一边,露出几缕金毛,手里摇着把缺了齿的蒲扇,腰间酒葫芦晃得叮当响。这和尚落地时没站稳,踉跄着撞在香案上,供果滚了一地,他顺手抓了个苹果塞进怀里,抹了把嘴道:“这块破石头有啥好抢的?洒家昨夜撒尿还见过呢!”
穿绸缎的王员外气得山羊胡直抖:“你这疯和尚休得胡言!这是昨夜突然显灵的仙石,上面偈语能断吉凶,刚有个书生摸了石头,回家就中了秀才!”
和尚眯着眼睛瞅了瞅青石板,上面果然刻着几行歪歪扭扭的字:“摸石三次,心愿得偿;贪念过盛,霉运自扛。”他突然捂着肚子笑出声,蒲扇指着石头道:“就这破字?三岁小孩用脚趾头都写得比这好!”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骂和尚不懂玄机,有人却悄悄往后退。王员外气得吹胡子瞪眼,指挥家丁:“把这疯和尚赶出去!别耽误我请仙石回家!”
家丁们刚要动手,和尚突然蹦到石头上,盘腿坐下,酒葫芦往嘴边一送,咕咚咕咚灌了两口,然后抹了抹嘴,指着王员外道:“你想请石头回家?我看你是想请霉运进门吧!”
王员外怒道:“你这疯和尚,休得满口胡言!我王员外乐善好施,怎会有霉运?”
和尚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个苹果,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乐善好施?去年你克扣长工工钱,逼得李老栓家卖了女儿;上个月你强占张寡妇的良田,还放狗咬人,这些事你忘了,老天爷可没忘!”
王员外脸色瞬间煞白,指着和尚:“你……你怎么知道这些?”
和尚拍了拍胸脯,得意地说:“洒家是谁?洒家是济公活佛转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那点破事,在洒家眼里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众人一听,顿时议论纷纷,看向王员外的眼神都变了。王员外又气又急,大喊:“你胡说!你这是污蔑!我要告你!”
和尚不屑地撇撇嘴:“告我?你先管好自己吧!你要是敢动这石头,不出三天,必有大祸临头!”说完,他从石头上跳下来,摇着蒲扇就往寺里走,还不忘回头喊:“都散了吧!这石头就是块普通的破石头,没啥玄机,别在这瞎凑热闹了!”
众人半信半疑,可看着王员外的狼狈样,再想想和尚的话,也没人敢再打石头的主意,纷纷散去了。王员外又气又怕,也不敢再提搬石头的事,灰溜溜地带着家丁走了。
和尚刚走进寺门,就见一个小和尚跑了过来,着急地说:“济……济公师父,方丈找您呢,说有要事商量!”
和尚摸了摸头上的金毛,心里嘀咕:“糟了,忘了把这身行头换下来了,别被老方丈看出破绽才好!”
原来这和尚根本不是什么济公活佛转世,而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自从取经归来,他在花果山待得无聊,听说人间有个济公和尚,疯疯癫癫却能渡化众生,便想学学人家,也体验一把渡化众生的乐趣。于是他偷了件破僧衣,弄了个破僧帽,又找了个酒葫芦和蒲扇,假扮成济公的样子,跑到灵隐寺来凑热闹。
孙悟空跟着小和尚来到方丈室,刚一进门,就见方丈正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串佛珠,神色严肃。方丈见他进来,开口道:“济施主,你可知你今日在山门外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孙悟空心里一紧,脸上却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摇着蒲扇说:“老方丈,洒家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拆穿了那王员外的真面目,让大家别被一块破石头迷惑,这有什么不对吗?”
方丈叹了口气,说:“济施主,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看破不说破。你这样当众揭穿王员外的短处,虽然能让众人看清他的真面目,却也会激起他的怨恨,恐会引发更多事端啊!”
孙悟空挠了挠头,不以为然地说:“老方丈,您这就是太慈悲了!那种恶人,就该让他当众出丑,让他知道厉害,他才会改邪归正!要是一味地纵容他,他只会变本加厉,祸害更多的人!”
方丈沉默了片刻,说:“济施主,你可知那石头上的偈语,并非凭空出现?”
孙悟空愣了一下,好奇地问:“哦?那偈语是怎么来的?难道真是什么神仙显灵?”
方丈摇了摇头,说:“那石头是寺里的老石匠去年刻的,本是想用来警示世人,不要过于贪念。可没想到昨夜一场大雨,把石头冲得露了出来,还被人当成了仙石。”
孙悟空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如此!我就说那偈语写得不怎么样,原来是老石匠的手笔!”
方丈无奈地看了他一眼,说:“济施主,如今那石头已经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你可有什么办法,能平息这场风波,让众人明白偈语的真正含义?”
孙悟空想了想,眼睛一亮,说:“老方丈,这事包在洒家身上!明天我再去山门外,保证让大家明白其中的玄机!”
第二天一早,孙悟空又打扮成济公的样子,来到了山门外。此时,山门外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是来看热闹的,想看看昨天那疯和尚说的是不是真的,也想看看王员外会不会真的有大祸临头。
孙悟空摇着蒲扇,跳上一块石头,大声道:“各位乡亲父老,昨天洒家说这石头是块普通的破石头,大家可能还不信。今天洒家就给大家好好说说这石头上的偈语玄机!”
众人一听,顿时安静下来,都竖起耳朵听着。
孙悟空清了清嗓子,说:“‘摸石三次,心愿得偿’,这话可不是说摸了石头就能实现心愿。而是说,只要大家有一颗善良的心,肯努力,肯付出,就算不摸石头,也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就像昨天中秀才的那个书生,他不是因为摸了石头才中秀才的,而是因为他平时刻苦读书,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所以才能金榜题名!”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孙悟空又接着说:“‘贪念过盛,霉运自扛’,这话就更简单了。就像昨天的王员外,他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不好的名声,就是因为他太贪心了,总想占别人的便宜,克扣工钱,强占良田,这样的人,就算不摸石头,也会有霉运找上门来。反之,如果大家都能不贪心,多做善事,多帮助别人,就算遇到困难,也会有贵人相助,霉运自然就不会找上门来了!”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这偈语的玄机是这样的。大家纷纷称赞孙悟空说得好,还说要向他学习,多做善事,不贪心。
正在这时,人群里突然传来一阵哭声。孙悟空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老妇人正坐在地上哭,旁边还站着一个年轻人,神色焦急。
孙悟空跳下来,走到老妇人身边,问道:“老人家,您怎么了?有什么事跟洒家说说,说不定洒家能帮您解决!”
老妇人抬起头,擦了擦眼泪,说:“大师,我儿子昨天上山砍柴,不小心摔断了腿,现在还躺在家里,没钱医治。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来这里求求神仙保佑,可没想到……”
孙悟空听了,心里一动,说:“老人家,您别着急。不就是没钱医治吗?洒家有办法!”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老妇人,说:“老人家,这银子您拿着,赶紧带您儿子去看病。不够的话,再来找洒家!”
老妇人接过银子,激动得跪下来,连连磕头:“谢谢大师!谢谢大师!您真是活菩萨啊!”
孙悟空赶紧把她扶起来,说:“老人家,快别这样。举手之劳而已,不足挂齿。您赶紧带您儿子去看病吧!”
老妇人千恩万谢地走了。众人见孙悟空不仅能说会道,还这么善良,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他真是活菩萨转世。
孙悟空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这假扮济公的日子还挺有意思的。他摇着蒲扇,对众人说:“各位乡亲父老,其实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神仙显灵,也没有什么能让人实现心愿的仙石。真正能让大家实现心愿,远离霉运的,是大家自己的善心和努力。只要大家都能多做善事,不贪心,不害人,这人间就会变成天堂!”
众人听了,都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以后要多做善事,乐于助人。
从那以后,孙悟空就以济公的身份,在灵隐寺附近行侠仗义,渡化众生。他一会儿帮张寡妇讨回良田,一会儿帮李老栓要回工钱,一会儿又帮穷苦人家解决困难。他虽然疯疯癫癫,说话颠三倒四,却总能在笑骂间点醒世人,让大家明白做人的道理。
这天,孙悟空正在街上闲逛,突然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说书先生,听得津津有味。他也凑过去一听,原来那说书先生正在讲济公活佛的故事,说济公如何如何神通广大,如何如何渡化众生。
孙悟空听了,心里很是得意,觉得自己假扮济公也挺成功的。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有人说:“听说这济公活佛有通天彻地的本领,能降妖除魔,不知道是真是假。”
孙悟空心里一动,心想:“降妖除魔?这可是我的老本行啊!不如我也露一手,让大家看看洒家的厉害!”
于是,孙悟空摇着蒲扇,走到说书先生面前,大声道:“说书的,你说那济公能降妖除魔,洒家也能!你信不信?”
说书先生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孙悟空一番,见他穿得破破烂烂,疯疯癫癫的样子,忍不住笑道:“这位大师,您别开玩笑了。降妖除魔可不是闹着玩的,那需要真本事的!”
孙悟空不服气地说:“谁跟你开玩笑了?洒家可有真本事!不信的话,咱们找个妖怪来试试!”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纷纷起哄,说要找个妖怪来让孙悟空降伏。
正在这时,突然有人大喊:“不好了!不好了!后山出现了一个妖怪,已经吃了好几个人了!”
众人一听,顿时吓得脸色煞白,纷纷往后退。孙悟空却眼睛一亮,说:“太好了!正好让洒家去会会那个妖怪,让大家看看洒家的真本事!”
说完,孙悟空摇着蒲扇,就往后山跑去。众人也好奇地跟在后面,想看看孙悟空到底能不能降伏妖怪。
来到后山,孙悟空果然看到一个长得青面獠牙的妖怪,正抓着一个村民,准备往嘴里送。孙悟空大喝一声:“妖怪!休得伤人!洒家来也!”
妖怪听到声音,回头一看,见是一个破衣烂衫的和尚,不屑地笑了笑:“哪里来的疯和尚,也敢来管你爷爷的闲事?赶紧滚开,不然爷爷连你一起吃了!”
孙悟空嘿嘿一笑,说:“妖怪,你别嚣张!今天洒家就要替天行道,收了你!”说完,他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迎风一晃,就变成了一根碗口粗的大铁棍。
妖怪见了,顿时吓得脸色大变,他没想到这个疯和尚竟然还有这么厉害的武器。可他也不是好惹的,只见他张开大嘴,喷出一团火焰,就向孙悟空烧来。
孙悟空早有防备,他举起金箍棒,轻轻一挡,就把火焰打了回去。妖怪见火焰伤不到孙悟空,又挥舞着爪子,向孙悟空扑来。
孙悟空身手敏捷,躲过妖怪的攻击,然后举起金箍棒,朝着妖怪的脑袋就打了过去。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妖怪被打得头晕目眩,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孙悟空趁机上前,一脚踩在妖怪的身上,说:“妖怪,服不服?要是服了,就赶紧把吃下去的人吐出来,以后不许再害人!要是不服,洒家就一棒打死你!”
妖怪被打得晕头转向,哪里还敢不服,连忙求饶:“大师饶命!大师饶命!我服了!我这就把吃下去的人吐出来,以后再也不敢害人了!”
说完,妖怪张开大嘴,把之前吃下去的几个人都吐了出来。幸好那些人只是被妖怪吞进了肚子里,还没被消化,只是晕了过去,并没有生命危险。
众人见孙悟空真的降伏了妖怪,还救回了被妖怪吃掉的人,都激动得欢呼起来,纷纷围上来,对孙悟空磕头致谢,说他真是活菩萨转世,是济公活佛下凡。
孙悟空心里美滋滋的,他收起金箍棒,又变回了那个疯疯癫癫的济公模样,摇着蒲扇说:“各位乡亲父老,不用客气。降妖除魔是洒家的本分,只要大家以后都能多做善事,不贪心,不害人,这世上的妖怪自然就会越来越少了!”
从那以后,孙悟空假扮的济公在当地名声大噪,越来越多的人都来找他帮忙,他也乐此不疲,在笑骂间渡化了一个又一个众生。他渐渐明白,渡化众生不一定非要神通广大,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提醒,一个善意的帮助,就能让一个人迷途知返,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天,孙悟空正在灵隐寺里喝酒,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他出去一看,只见一群官兵簇拥着一个身穿龙袍的人走了进来,原来是皇帝微服私访,听说了济公的事迹,特意来灵隐寺拜访他。
皇帝见到孙悟空,连忙上前,客气地说:“济公大师,朕久闻您的大名,今日特意前来拜访,想请您为朕指点迷津。”
孙悟空摸了摸头上的金毛,心里嘀咕:“皇帝都来拜访我了,看来我这假扮济公还挺成功的!”他装模作样地摇了摇蒲扇,说:“陛下,您有什么事尽管说,洒家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皇帝叹了口气,说:“大师,如今天下虽然太平,可民间仍有不少疾苦,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生活困苦。朕想改变这种状况,可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还请大师为朕指点一二。”
孙悟空想了想,说:“陛下,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陛下要以身作则,带头节俭,不贪慕虚荣,不滥用民力。同时,要严惩贪官污吏,重用贤臣良将,让那些有能力、有品德的人来为百姓做事。还要减轻百姓的赋税,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这样天下自然就会太平,百姓自然就会拥护陛下了!”
皇帝听了,茅塞顿开,连忙说:“大师说得太有道理了!朕一定照办!多谢大师指点迷津!”
说完,皇帝又和孙悟空聊了一会儿,然后带着官兵离开了灵隐寺。
孙悟空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心里很是得意。他觉得自己虽然是假扮的济公,却也做了不少实事,渡化了不少众生。他决定,以后还要继续假扮济公,在人间行侠仗义,为百姓谋福利,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从此以后,灵隐寺附近就多了一个疯疯癫癫却心地善良的济公和尚,他摇着破蒲扇,提着酒葫芦,在笑骂间渡尽众生,成为了当地百姓心中的活菩萨。而谁也不知道,这个济公和尚,其实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