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北宋扬眉吐气的时刻:少年天子破西夏,取消岁赐不用再花钱买和平

1093 年,北宋朝堂发生巨变。把持朝政五年的高太后病逝,17 岁的宋哲宗赵煦终于亲掌大权。这位从小看着朝政被旧党把持的

1093 年,北宋朝堂发生巨变。把持朝政五年的高太后病逝,17 岁的宋哲宗赵煦终于亲掌大权。这位从小看着朝政被旧党把持的少年,一上台就发现了一个刺眼的烂摊子:西北边境狼烟不断,而元祐年间司马光推行的 “弃地弭兵” 政策,竟把好不容易收复的安疆、葭芦等四寨拱手让给西夏。

西夏见宋朝软弱,更是得寸进尺。他们每年秋天都带着骑兵闯进宋境劫掠,抢粮食、杀百姓,甚至敢围攻延安府这样的重镇。有次西夏集结五十万大军压境,宋军虽勉强守住城池,却丢了金明寨,两千八百名将士战死,只剩五人侥幸逃生。

满朝文武还在争论 “和与战”,赵煦却早已握紧了拳头。他亲自提拔新党硬骨头吕惠卿当鄜延路经略使,又把抗夏名将章楶派到关键的泾原路,一场雷霆反击正在酝酿。

1096 年,吕惠卿刚上任就放出狠招:五十天内组织十四次突袭,把西夏的边境据点搅得鸡犬不宁。这招 “敲山震虎” 果然奏效,西夏主力被吸引到鄜延路,却没想到这是赵煦的调虎离山计。

与此同时,泾原路经略使章楶正带着将士们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深入西夏腹地一百里,在天都山的门户石门口筑城。这里是西夏的 “唱歌作乐地”,不仅有西夏宫殿,还是他们的军事集结点,相当于家门口的咽喉要道。

为了掩护筑城,熙河路宋军猛攻卓罗监军司,河东路部队突袭盐州,各路宋军配合得天衣无缝。等西夏反应过来,派六大监军司的兵力反扑时,两座城堡已经拔地而起。赵煦给它们赐名 “平夏城”“灵平寨”—— 摆明了要平定西夏的野心。

西夏人急红了眼,名将妹勒都逋带着大军拼命反扑,没烟峡一战打得血流成河。宋军折损两千将士,却死死守住了新城,第一次平夏城之战以宋军站稳脚跟告终。

平夏城就像插进西夏心脏的尖刀,西夏女王梁太后再也坐不住了。1098 年冬,她带着小皇帝乾顺亲征,号称动员百万大军,实则四十万精锐倾巢而出,把平夏城围得水泄不通。

这场攻城战打得极为惨烈。西夏军祭出了所有家底:挖地道想穿城而入,用冲车撞城门,架起楼车往城里射箭。城外喊杀声震天,城内宋军只有四万余人,守将郭成却毫无惧色。他带着士兵在城墙上用神臂弓精准射击,夜里还派敢死队摸出城外袭营,把西夏军搅得不得安宁。

梁太后亲自督战,把西夏最勇猛的六路统军嵬名都派上了前线。可宋军的防御工事早有准备,城墙下埋着尖木桩,城头上堆满滚石擂木。西夏军攻了十三天,死伤无数,平夏城却依旧固若金汤。

此时宋朝援军正星夜赶来,河东路宋军已经杀进西夏境内,烧毁七百里农舍,熙河路部队端了西夏的牛群牧场,断了敌军的补给线。内外交困的西夏军,开始陷入恐慌。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天助大宋。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风席卷战场,西夏军架设的楼车被连根拔起,砸在地上断成几截。这一幕彻底击垮了西夏军的士气,军营里哭声、骂声四起。

更关键的是宋军这边的决策。援军将领们吵着要立刻攻城解围,小将种朴却站出来阻止:“现在敌众我寡,万一进攻受挫,他们把俘虏拉到城下示威,城里士兵必乱。郭成将军在,城池丢不了!”

这话点醒了所有人。宋军转而采用 “围点打援” 战术,一边死死盯住西夏主力,一边派骑兵袭扰他们的粮道。果然,没几天西夏军就断粮了,士兵们饿得起不来床,梁太后在军帐里痛哭失声,却无计可施。

子夜时分,西夏军悄悄拔营撤退。可他们没想到,郭成和折可适早已带着一万骑兵在必经之路设伏。一声令下,宋军骑兵如猛虎下山,西夏军瞬间溃不成军,名将妹勒都逋当场被俘。

第二次平夏城之战的胜利,彻底打垮了西夏的底气。史书记载 “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西夏不仅损失了十万精锐,更丢了横山这个战略要地。

梁太后再也不敢嚣张,派人带着厚礼去辽国求援。可辽国使者到了宋朝,看到的是宋军在西北接连筑城的盛况:河东路建神泉寨,鄜延路修米脂寨,泾原路把防线推进六十里,熙河路直通天都山。

1099 年,西夏正式遣使求和,表文里乖乖称臣,承诺再也不犯宋境。赵煦没有赶尽杀绝,同意恢复互市,但取消了之前的 “岁赐”—— 终于不用花钱买和平了。

可惜的是,这段辉煌没能延续太久。十年后宋哲宗病逝,后续统治者没能守住基业,最终北宋亡于金手。但平夏城之战永远刻在了历史上:它证明了北宋并非无兵可用,只要君臣一心、战略得当,照样能打出硬核反击。

评论列表

拖拖
拖拖 1
2025-10-09 06:06
宋哲宗多活十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