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种液体燃料远程火箭——V-2火箭,其技术名称为A4。这种火箭被设计为“复仇武器”,用于对盟军城市进行报复性攻击。V-2火箭不仅是当时最先进的火箭,还在1944年6月20日的垂直发射中,首次突破了卡门线,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造物体。
V-2火箭的推力达到了27吨,远超当时盟军所拥有的火箭技术。这一巨大的技术优势使得盟军,尤其是美国和苏联,纷纷展开了对德国火箭技术的争夺。
苏联火箭技术的发展历程苏联的火箭技术研究始于1921年,当时苏联在气体动力学实验室(GDL)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1933年,该实验室与反应运动研究小组(GIRD)合并,成立了反应科学研究所(RNII)。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的火箭技术与德国相当,但由于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许多顶尖工程师被投入古拉格,苏联的火箭技术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1944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向斯大林通报了德国的火箭计划,并建议苏联检查波兰德比察的导弹试验站。苏联专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A4导弹的零部件,并将其带回苏联进行研究。
苏联在德国的火箭技术研究1945年初,苏联派遣了一支火箭专家团队前往德国,目的是识别并回收德国的火箭技术。苏联团队在诺德豪森的V-2火箭主要生产基地发现,美国团队已经移走了大约100枚完整的V-2导弹,并销毁了剩余的部分。尽管如此,苏联搜索团队还是在米特尔韦尔克地下火箭工厂等地找到了V-2火箭的零部件。
1945年7月,苏联在布莱希罗德成立了以鲍里斯·切尔托克为首的导弹研究小组,名为“RABE研究所”,并招募了德国火箭专家与苏联工程师合作,恢复V-2火箭的飞行控制系统。1946年2月,RABE研究所和格罗特鲁普办公室被合并为更大的“诺德豪森研究所”,目标是重建完整的德国A4火箭技术。
“奥索阿维阿赫姆行动”与德国专家的转移1946年5月13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第1017-419号法令,明确了苏联火箭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根据该法令,苏联决定在1946年底结束在德国的工作,并将苏联和德国的人员转移到苏联境内。1946年10月22日,苏联实施了“奥索阿维阿赫姆行动”,将302名德国火箭科学家和工程师及其家属转移到苏联。
这些德国专家被分配到苏联的不同研究机构。其中,99名专家被安排在莫斯科东北部的波德利普基,成为科罗廖夫领导的NII-88的一部分;76名设计工程师被转移到戈罗多姆利亚岛;23名专家被分配到希姆基,参与格卢什科领导的OKB-456火箭发动机开发工作。
苏联对德国火箭技术的吸收与改进苏联对V-2火箭的首次测试于1947年10月在卡普斯京亚尔进行,13名德国工程师参与了测试。尽管前两枚火箭成功发射并飞行了约200公里,但偏离了预定目标。德国专家库尔特·马格努斯和约翰内斯·霍赫帮助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因此获得了奖金。
1947年6月,格罗特鲁普领导的德国团队提出了改进版V-2火箭的开发计划,被称为G-1(苏联称为R-10)。然而,这一计划遭到了科罗廖夫的反对,因为他已经独立开始了苏联版V-2火箭(R-1)和改进型R-2的研发工作。尽管如此,德国专家仍然在苏联的火箭技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格卢什科利用德国专家的经验,掌握了V-2发动机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RD-100(V-2的复制品)和RD-101(用于R-1)发动机。德国专家还提出了增加推力的想法,帮助格卢什科开发了RD-103发动机,用于R-5“胜利”导弹。
德国专家在苏联的角色变化由于政治和安全原因,德国专家被禁止直接接触苏联导弹设计。1946-1947年,苏联掌握了V-2火箭的技术后,德国专家逐渐被排除在苏联的火箭技术发展之外。1948年,所有在波德利普基工作的德国专家被转移到戈罗多姆利亚岛。1948年9月,苏联对R-1导弹进行了测试,而德国专家并未参与。
1948年12月,德国团队对G-1火箭的设计进行了更新,尽管这一项目最终被苏联管理层终止,但德国专家仍然继续进行初步设计工作。1949年4月,苏联要求德国专家设计一种能够携带3000公斤载荷飞行3000公里的火箭,这些导弹后来被称为G-4(R-14)和G-5(R-15)。
德国专家的最终离开1950年8月,苏联政府决定将德国专家送回德国。这一过程分三批进行:1951年12月、1952年6月(大部分人员)和1953年11月(包括格罗特鲁普在内的最后一批)。到1950年底,少数德国专家被转移到莫斯科,继续从事防空导弹制导控制的研究。
历史评价关于德国对苏联火箭计划的影响,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切尔托克在其四卷本《火箭与人》中指出,德国对苏联火箭技术的影响微乎其微,苏联的R-7火箭(将“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轨道)完全摆脱了德国火箭技术的“胎记”。德国火箭历史学家威利·莱也认为,德国专家并没有为苏联建造任何东西,也没有“监督”发射或“引入创新”。
另一方面,一些德国历史学家认为德国专家对苏联火箭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些观点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太空历史学家阿西夫·西迪基在其著作《挑战阿波罗:苏联与太空竞赛,1945-1974》中提出了更为平衡的观点。他认为,德国火箭技术以及德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参与,对苏联早期火箭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1945年和1946年,德国专家的经验对于苏联掌握V-2火箭的复杂技术、建立R-1火箭的生产以及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工作性质的保密性、政治因素以及一些关键人物的个人原因,从1947年起,苏联对德国专家的利用逐渐减少,他们对苏联火箭技术的后续影响微乎其微。
苏联火箭技术的独立发展尽管德国专家在苏联火箭技术的早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苏联很快实现了独立发展。苏联在火箭技术领域的成就,不仅得益于对德国技术的学习和改进,更在于其自身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苏联在火箭技术上的突破,为后来的太空竞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