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新首相选举马上要开打了,目前的局势,其实已经挺明显。自民党总裁选举会在10月4日投票和开票。这个选举基本上就等同于决定谁会成为下一任日本首相。因为在日本,自民党只要掌握议会大多数,党内总裁几乎就是内定首相。
那现在谁最有希望呢?根据东京电视台9月29号发布的最新民调,高市早苗的支持率高达34%,明显领先。排名第二的是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支持率25%。排第三的是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只有14%。剩下几个候选人名字都不大响,基本就是来打酱油的。
从这份数据里可以看出,高市早苗目前占据优势。她在局势上完全掌握主动权,就看小泉进次郎能不能逆袭了。至于林芳正,其实已经基本没戏了。原因很简单,他是石破茂团队的核心成员。石破茂都已经因为压力辞职下台了,林芳正自然也难以获得信任。
所以,如果单看这份民调,高市早苗一旦当选,也算是“众望所归”。问题是,日本选民到底在乎什么?其实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有两个事。第一是经济前景。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年轻人找不到好工作,社会活力明显不足。第二是眼下的通胀。物价上涨压力很大,尤其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再加上国际环境。特朗普手里还抓着日本对美5500亿美元投资的大单子,这让日本政府更是被卡得透不过气。经济和外交双重压力,让传统官僚出身的小泉进次郎处在劣势。他虽然出身政治世家,形象也比较清新,但面对眼下的问题,他没法给出一个能打动人的答案。
相比之下,高市早苗就抓住了民粹主义的风口。她的旗号很鲜明,就是极右翼、极排外。她的政治主张里,既反华,也反美,还反对所有外来移民。她把所有问题都甩给“外部势力”,用这种方式来转移国内矛盾。这种口号虽然极端,但却很容易获得一部分民众的情绪认同。
按理说,高市早苗是安倍集团的核心人马。外界普遍觉得,她会继承安倍的政治路线,特别是在经济上延续“安倍经济学”。但她在竞选过程中说的话,却完全不一样。她大谈要把美国驻军赶走,要让日本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她还喊出了要搞核聚变技术,让日本在科技上“超车”的口号。这些想法很激进,但听上去热血沸腾,和特朗普当年的竞选套路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从民调来看,她靠这些口号确实打动了一部分人。对比之下,小泉进次郎讲的那些传统政策,就显得太平淡,没什么新鲜感。
不过,高市早苗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民众,而是在于日本政坛内部的派系斗争。自民党内部有很多不同的派系,这些派系是否会联合起来阻止她当选首相,将是接下来的关键。毕竟日本政治一直是派系妥协的产物。如果她得罪了太多派系,就算她赢了选票,也很难坐稳位置。
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官僚派看清了现实,知道日本眼下的问题没有解法。经济停滞几十年了,靠谁上台也很难彻底翻盘。如果是这样,他们也许会干脆放手,让高市早苗顺利当选。当她无法兑现承诺的时候,就把她推出来背锅。这样其他派系就能保留实力,等下一次机会。
所以,表面上,高市早苗占优势,风头正盛。可背后,不管是经济困境,还是党内斗争,都会成为她上台后的巨大考验。日本的未来,不太可能再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辉煌。更可能的是,它会继续在亚欧大陆的边缘扮演一个陪衬角色。高市早苗也好,小泉进次郎也好,都改变不了日本深层次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