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南宋的抗金名将,张俊这个名字或许许多人会觉得陌生。但一提起跪在岳飞墓前跪着的的罪人,那是必须中国人都知道的。只是大部分都知道那跪着的罪人一个是秦桧一个是秦桧的王夫人,却不知另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宋代奸相万俟卨,另一个便是提携过岳飞的老上级,曾经的抗金名将张俊。
说起来,张俊和岳飞都是南宋的中兴四将,且张俊还位列中兴四将之首。
张俊出身贫寒,自小“好骑射,负才气”十六岁便已从军。他从介于民兵和正规军的预备役乡兵起身,历经多年基层积累。终于在参与平定方腊起义的时候 获得了第一次机遇,受到了高层的注意,被提升为武德郎,跻身中级军官行列。
而他最大的机遇便在靖康之变后护卫康王赵构。且在苗傅和刘正彦兵变中,作为围捕兵变势力的重要外将,积极组织勤王联军,平定叛乱迎高宗赵构复位,被赵构视为“再造王室”的首功,自此奠定了张俊在南宋初年武将中无可动摇的顶级地位,且赢得了赵构特殊信任。
岳飞与张俊的第一正式合作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朝廷让岳飞配合张俊讨伐叛将戚芳。
此时张俊已手握大权,而岳飞则是一颗正冉冉升起的将星。但一开始张俊并不太在意这个年轻人,直到岳飞提出“守江必守淮”时,深感英雄所见略同的张俊便开始器重起这个有谋有略的年轻人。
此时,张俊的岳飞的关系还是相当和睦的。张俊相当赏识岳飞的军事才能,在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讨伐李成叛乱后,张俊向朝廷盛赞岳飞功绩,并上奏“飞功第一”。如果两人的关系能如此和睦下去,或许之后的许多事情都会改变吧。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战功,岳飞的地位迅速上升,逐渐与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老将齐头并驱,甚至开始超越自己的前辈们。此时,张俊对岳飞的妒忌之火开始熊熊地燃烧起来了。他对岳飞的不满越来越明显,从开始的背后吐槽,逐渐上升到公开层面,之后便开始利用宋高宗赵构对武将的疑心针对岳飞。
然而岳飞其实并非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在平定洞庭湖杨幺之乱后,岳飞特地挑选了两艘缴获而来,保存最为完好的车船送给韩世忠和张俊,以示友好。这对于将领之间可谓是一桩大礼,再加上此前岳飞便不断写信给韩世忠和张俊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和希望赢得对方好感的希望。虽说两人都未回信,但收到车船后,韩世忠相当惊喜愉快的收下后连连致谢。可妒火中烧的张俊哪里肯接受岳飞的好意,他甚至觉得岳飞是在向他显摆,认为岳飞这是在嘲笑他搞不到如此的好货。就这样,岳飞越是示好,张俊就越发的痛恨岳飞。妒忌,早已让他面目全非了。
在“柘皋之战”后,宋高宗赵构与秦桧开始谋划瓦解武将兵权的行动。但岳飞很快察觉了这一阴谋,并且事先写信让韩世忠早做准备而救下了韩世忠。这让贪恋权势,原本妄图协助分割吞并韩家军的张俊不能得逞,使得张俊更加怨恨岳飞。
自此,张俊彻底投靠秦桧,伪造证据,诬告岳飞。
最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身死,而堂堂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的张俊也陪着秦桧、万俟卨在岳飞墓前跪了八百年。
张俊的出身卑微,早年经历坎坷,但他却凭借乱世中的勇武、胆识、政治敏感度,尤其是抓住护卫赵构和平定苗刘兵变这两个关键机遇,一跃成为南宋初年地位最显赫、最受高宗信任的武将之一。虽说他的早期成功为其后来的权势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他与岳飞的关系从合作走向背叛,却也体现了两人在个性和作风上的巨大差异,并由此决定了两人最终的命运。
小君不禁惋惜,本应作为宋朝中兴名将而名流千古的张俊,最终却败给了自己的贪婪和妒忌心而遗臭万年,实在是可悲可叹。
但对于小君来说,张俊和岳飞两人的悲剧也也深刻揭示了南宋朝廷自毁长城、偏安苟且的本质。张俊对岳飞的背叛,是其一生最大的污点,更是南宋历史上最令人扼腕叹息的黑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