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中秋余韵润心田 文化传承育新人

金秋的阳光温暖和煦,校园内的桂花余香仿佛仍在空气中萦绕。虽然中秋佳节已过去数日,但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围绕“我们的节日·中

金秋的阳光温暖和煦,校园内的桂花余香仿佛仍在空气中萦绕。虽然中秋佳节已过去数日,但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围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开展的系列庆祝活动,其温馨场景与教育意义依然在师生心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记,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首节前与节日期间,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兼具的庆祝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厚植家国情怀。

学校发起“我们的节日—中秋”文明家庭建设倡议,鼓励老师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中秋家庭活动,或制作月饼、布置装饰,或分享故事、书写感恩话语,在亲子互动中增进情感,弘扬“孝亲敬老”“和睦团圆”的家庭美德。

学生们用稚嫩的语言和多彩的画笔传递节日情感。绘画作品中,圆月、玉兔、月饼等元素鲜活生动,展现出对中秋的独特想象。优秀作品不仅获得家长们的广泛称赞,更让孩子们在表达中深化了对“感恩”与“团圆”的理解。

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低年级的同学们在美术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团圆月”,制作了充满童趣的中秋贺卡;学生在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亲身感受到了劳动与分享的快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校园里回荡着琅琅的诵读声。学校利用晨读、午休时间,组织开展了中秋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同学们声情并茂地吟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月下独酌》等与月亮、思乡、团圆相关的千古名篇,在诗词的韵律中品味中秋意蕴,抒发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美好祝愿。这一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各班级积极组织召开中秋节主题班会。班会上,老师们通过生动的故事、精美的课件和有趣的视频,向同学们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以及“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经典传说。同学们在聆听与互动中,不仅了解了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当校园的中秋活动转为家庭的温馨相约,别样的体验同样精彩!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学子在家中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中秋晚会。精彩的节目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更将团圆、思念与家国情怀的种子,悄然播撒在了他们心田。

此次中秋节主题系列活动,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不仅营造了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更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与热爱,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的文化建设。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不断创新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编辑:凯升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