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什么很多人对劳务派遣有意见?

提起劳务派遣,不少人一肚子话想说,甚至带着点抵触情绪。明明干着和正式员工差不多的活,可待遇、地位却差了一大截,这事儿换谁

提起劳务派遣,不少人一肚子话想说,甚至带着点抵触情绪。明明干着和正式员工差不多的活,可待遇、地位却差了一大截,这事儿换谁心里都不舒坦。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为啥这么多人对劳务派遣有意见?

首先最让人膈应的,就是 “同工不同酬” 这事儿。就拿银行柜员来说,正式员工每月基本工资 6000 多,加上绩效、奖金,到手能有 8000 - 10000 元,逢年过节还有购物卡、节日补贴;可劳务派遣的柜员,基本工资就 3000 出头,绩效还得打个折,每月到手顶多 5000 元,节日福利更是少得可怜,甚至没有。再比如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正式工有岗位津贴、工龄工资,干满一年还能涨薪;劳务派遣工干再久,工资也基本原地踏步,连高温补贴、年终奖都得看派遣公司的 “脸色”。同样是早出晚归干活,凭啥收入差这么多?换谁都得心里犯嘀咕,能没意见吗?

其次是保障不到位,像没根的浮萍一样没安全感。社保公积金这块,很多派遣公司都是按最低标准交。就说养老保险,正式员工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每月单位缴的部分就有好几千;可劳务派遣工,单位可能只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交,比如上海最低工资 2590 元,单位每月缴的养老保险才几百块,以后退休领的养老金能差一大截。还有医疗保险,正式员工看病报销比例高,还有补充医疗;劳务派遣工可能就只有基础医保,稍微重点的病,自己掏的钱就多了去了。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派遣岗位没签长期合同,都是一年一签,甚至半年一签,生怕哪天合同到期就被 “踢走”,连份稳定的工作都保不住。

然后是职业发展没盼头,一眼能望到头。劳务派遣工就像 “外人”,很难转到正式编制。比如在事业单位,正式员工能参加内部培训、竞聘更高岗位,还能评职称涨工资;可劳务派遣工,就算工作能力再强、干得再久,也没机会参与这些,只能一直干着基础的活儿。有个朋友在某国企做劳务派遣的行政,干了 5 年,每天和正式员工一起写材料、办活动,可每次有晋升机会,都没她的份,问领导就是 “编制有限,再等等”,可这 “等” 啥时候是个头啊?时间长了,谁还有干劲,能不对这种模式有意见吗?

还有一点,就是权益受侵害时维权难。一旦和用工单位有矛盾,比如被拖欠工资、被随意辞退,用工单位会说 “你是派遣公司派来的,找他们去”;可找派遣公司,又会推 “是用工单位让我们这么做的,我们也没办法”。两边互相 “踢皮球”,劳动者夹在中间,维权起来特别费劲。有个同事之前在一家公司做劳务派遣的客服,被无故辞退还没给赔偿金,找用工单位,人家不认;找派遣公司,公司说没收到用工单位的辞退通知,就这么耗了好几个月,最后只能认栽,你说气人不气人?

其实也不是说劳务派遣这模式完全不行,有些短期、临时的岗位,用劳务派遣确实灵活。可关键是,现在不少单位把劳务派遣当成 “省钱、省事” 的手段,忽视了劳务派遣工的权益,才让大家满肚子意见。要是能做到同工同酬、保障到位、给点发展空间,谁还会对劳务派遣有这么大抵触呢?毕竟大家出来干活,图的就是一份稳定、公平和盼头啊。

评论列表

动力火车
动力火车 2
2025-08-25 20:41
取消劳务派遣,基本上劳务公司都是关系户皮包公司
白衣沽命
白衣沽命 1
2025-08-26 16:08
我做过劳务派遣招工,做了以后我也觉得劳务派遣太黑了,我进的公司还是比较正规的,做了一段时间了解到这个行业其实百分之九十都是黑的,坑打工人,特别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