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西边乌蒙山的深处,六盘水就像一颗亮晶晶的宝石,稳稳地嵌在云南和贵州交界的地方。这座城市是因为 “三线” 建设发展起来的,既有 “三池三湖” 的秀丽,又有 “千岩万壑” 的壮观。夏天平均气温才 19.7℃,凉快得不行,所以大家都叫它 “中国凉都”。这儿住着 44 个民族,老传统和新活力混在一起,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样的美,就像诗里写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凉源天成:北纬 26 度的神奇气候
六盘水为啥这么凉快?这都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它在低纬度地区,但海拔很高,平均有 1797 米,属于高原城市。独特的山地地形,再加上滇黔准静止锋的影响,这儿夏天不热,冬天还会下雪,这种气候可太少见了!夏天平均气温才 19.7℃,一年里超过 99% 的时间都特别舒服。2022 年,它不仅被评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还在好多旅游平台的避暑榜单上排第一。
这好天气可不是白来的。乌蒙山就像一堵大墙,把特别湿热的空气挡住了。而且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就会下降 0.6℃,所以在山里,常常走一小段路,天气就不一样了,真正是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到了冬天,冷暖空气交汇带来降雪,让这儿成了北纬 26 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天然滑雪场。夏天能避暑,冬天能滑雪,这样的旅游地可太难得了!
为了保住这份清凉,六盘水下了不少功夫。六枝特区搞 “画廊六枝” 工程,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起治理,还推行 “降煤、控尘、增绿” 等六个环保措施。2024 年,他们完成了 20 项省里的生态环保整改任务,现在全市森林越来越多,空气好得在全省都排得上号。
四季画卷:会变魔术的山水美景
春之绿韵:茶香花海看不够
六盘水的春天,是被绿色唤醒的。过年还没过完,水城的春茶就冒新芽了,泡上一杯,满满的都是春天的味道。乌蒙大草原上,嫩绿的草被风吹得轻轻摇晃,牛羊慢悠悠地吃草,看着特别辽阔自在。野玉海景区更热闹,上千亩的花田开满五颜六色的花,旁边就是彝族风格的建筑,景区里 “火车爬楼” 的奇观,能让游客看入迷,忍不住一直拍照。
农历三月初三,折溪村的布依族老乡穿上绣着精美花纹的传统衣服,热热闹闹过节。村子里铜鼓咚咚响,盘歌一首接一首,在山谷里飘来飘去。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还带着年轻人演折溪地戏,戴着夸张的面具又唱又跳,把老祖宗传下来的祭祀和娱乐文化,在春天里重新展现出来。
夏之清凉:19℃的夏天太舒服
一到夏天,六盘水就成了天然空调房。牂牁江边,还留着古夜郎国的遗迹,安安静静地吹风。国际滑翔伞比赛的时候,选手们乘着 19℃的凉风,从江面上 “飞” 过去,老王山索道慢悠悠地带着游客看风景,每天能接待 3 万多人来避暑。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里,溪水哗哗地流过树林,空气里的负氧离子多得吓人,每立方厘米有 2 万个以上,简直是天然大氧吧!傍晚的水城古镇,到处都是烙锅摊,铁板上的食材滋滋冒油,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游客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暑气一下子就没了。每年夏天的 “六马” 国际马拉松比赛也超热闹,选手们在凉爽的天气里尽情奔跑,特别有活力。
秋之金彩:山里到处都是丰收的味儿
秋天一到,六盘水就变成了金色童话世界。妥乐景区上千棵千年银杏树,叶子黄澄澄的,在地上铺出一条 “黄金大道”,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光影交错,美极了。这儿还办过中国 — 东盟国际产能合作论坛,10 栋东南亚风格的别墅酒店藏在树林里,每天能接待 2 万多游客。
“贵州屋脊” 韭菜坪上,野韭菜花开得到处都是,爬到山顶往下看,漫山遍野都是秋天的颜色。果园里,猕猴桃挂满枝头,红心果肉看着就甜;农家院子里,盘县火腿在秋风里慢慢变香,配上当地的 “人民小酒”,就是秋天最享受的美味。六枝特区的梯田里,金黄的稻子随风起伏,和远处的银杏林一起,画出一幅超美的丰收画。
冬之银装:雪地里的欢乐时光
冬天的六盘水摇身一变成了冰雪乐园。梅花山、玉舍等三个天然滑雪场特别火,因为纬度低,这儿可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滑雪胜地,能同时容纳上万人滑雪玩闹。2024 年滑雪季,接待了 26 万游客。滑雪高手在雪道上 “唰” 地滑下去,新手在教练指导下慢慢学,雪后的树林挂满冰晶,像走进了童话书里。
等雪停了出太阳,苗族老乡戴着银饰在雪地里跳舞,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们穿的苗族服饰还是国家级非遗,特别漂亮。玩累了,躲进屋里喝一碗热乎乎的羊肉粉,浑身都暖和起来,冬天的寒冷一下子就被赶走了。
文脉永续:老传统和新生活一起走
六盘水住着 44 个民族,大家一起创造了好多精彩的文化。现在全市有 5 项国家级非遗、41 项省级非遗、108 项市级非遗,苗族的刺绣、布依族的盘歌、彝族的山歌,都是珍贵的文化宝藏。
为了把这些老传统传下去,六盘水建了非遗展览馆,开了 20 家非遗扶贫工坊。2021 年,还拿到了 130.5 万元的保护资金。非遗传承人每年能领 5000 元补贴,专门用来教新人。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这些学校,还会给传承人培训,让老手艺有了新花样。非遗进校园、建乡愁馆,这些办法让年轻一代也爱上了传统文化。
以前六盘水靠 “三线” 建设发展工业,现在成了生态旅游城市,走出了自己的路。六枝特区把煤炭、火电这些产业改造升级,让它们更环保,完成了 132 万千瓦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在这儿,保护绿水青山和发展经济真的能两不误。
六盘水的四季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春天的茶香、夏天的凉风、秋天的金黄、冬天的白雪,还有各民族的歌声,都在诉说着乌蒙高原上的故事。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段文化,都等着大家来打卡,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