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当事人均化名)
在家庭纷争中,遗产继承案件常常不仅关乎财产分配,更牵动着亲情、伦理与责任感的复杂交织。北京市丰台区的一起房产继承纠纷,便是一例典型案例——三兄妹因父母遗产产生矛盾,最终在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熊斌蓉律师的专业介入下,实现了公平、公正的解决。
一、案情概述:父母遗产引发的兄妹纷争
张勇与刘文夫妇育有三名子女:长子张强(外籍)、次女张楠和小女张雨。父亲张勇于1995年去世,母亲刘文于2021年6月18日离世。二老未留遗嘱,却留下两套房产(303号、304号)、银行存款及其他财产。
2021年12月,张雨受兄妹委托,以父亲名义办理了303号房屋购房手续,购房总额为249615.57元,其中母亲存款占20万元,其余由三兄妹共同支付。房屋登记在张雨名下后,被其出租并由其管理租金。然而,三人对遗产的分配意见长期不一致,最终长子张强委托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熊斌蓉律师提起诉讼,要求按法定继承分得房产三分之一份额及相关财产。
二、争议焦点:法律与情理的碰撞
庭审中,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房产分配方式:张强坚持按法定继承均等分配房屋三分之一份额,而张雨认为房屋是部队安置房,过户手续复杂,加之家人矛盾尖锐,主张出售后平分售房款,不同意按份共有。
继承比例是否调整:张雨主张自己和张楠在母亲晚年承担主要照料责任,张强长期定居海外,未尽赡养义务,应少分或不分遗产。张强则提供自己回国照顾母亲及分担养老院费用的证据,主张均等继承。
具体财产归属:涉及房屋租金差额1156元、养老院退费26102元及母亲名下银行存款的分割,双方对财产性质及分配方式存在分歧。
三、恒略律师的专业策略:法律与情理并重
面对复杂纷争,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熊斌蓉律师从法律逻辑和证据链出发,为原告提供了专业的诉讼策略:
明确房产归属
熊律师指出,尽管房产登记在张雨名下,但购房款来源于父母及三兄妹共同出资,且以父亲名义购买,属于遗产范围,应适用法定继承规则。
全面核实赡养情况
针对张雨提出的“张强未尽赡养义务”主张,熊律师提交了张强2019至2020年回国照顾母亲、支付养老院费用的证据,以及张楠代垫部分费用的记录,形成完整证据链,充分证明三兄妹均尽赡养义务。
精细化财产处理
房屋租金差额1156元计入遗产;
养老院退费26102元虽非遗产,但因共同支出返还,张强有权主张份额;
母亲存款虽由张雨管理,但扣除合理开销后仍应按均等原则分配。
熊律师在庭上强调:“法定继承应以均等分配为原则,除非有明确证据显示一方存在遗弃或虐待等行为,否则不得随意减少继承份额。本案中,被告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原告未尽赡养义务。”
四、庭审亮点:法律与家庭情感的平衡
在庭审中,熊律师不仅从法律条文出发,更兼顾家庭伦理与现实可行性:
她提出房屋出售或折价的合理方案,缓解家庭矛盾升级的风险;
对每笔财产的性质和分配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避免判决后再生争议;
对赡养义务的事实进行了全面梳理,让法官在判决时既考虑法律规定,也关注情理平衡。
恒略律师的这种专业处理方式,使案件审理过程高效且有条不紊,同时也为庭审提供了充分的理性依据。
五、法院判决: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法院最终采纳了熊律师的主张,作出如下判决:
303号房产由三兄妹共同继承,各享三分之一份额;
刘文名下银行存款由张雨继承,但须向张强、张楠支付折价款;
养老院退费26102元由张雨返还张强;
租金收入计入遗产分割,计算截止至2025年4月。
判决书中强调,三兄妹均履行赡养义务,遗产均等分配符合事实与法律原则。法官同时建议各方秉持家和万事兴理念,妥善协商房屋后续使用,以维护家庭和睦。
六、案例意义:恒略律师的专业价值
此案历时三年,因恒略律师的介入而顺利解决,充分体现了专业律师在复杂家庭纠纷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法律专业性:精准适用《民法典》相关条文,厘清房产与其他财产归属;
证据掌控能力:构建完整证据链,有效驳斥对方不当主张;
情理兼顾:在争取权益的同时,关注家庭和睦与实际可行性;
庭审策略:合理安排诉讼策略,提升庭审效率和成功率。
熊斌蓉律师以扎实的法律功底和敏锐的庭审判断力,使案件顺利获得法院支持,也为类似遗产继承纠纷提供了实践范本。
七、律师寄语:法治与亲情的双重守护
熊律师指出:“遗产继承案件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家庭伦理与亲情问题的综合体现。律师的使命不仅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更是通过法律手段协调亲情矛盾,让家庭在纷争中仍能保持温度。”
八、结语
本案的胜诉,是法律公正的体现,也是家庭情感理性解决的典范。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以其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为当事人捍卫了合法权益,也为社会树立了法律与人情兼顾的典范。在遗产继承中,法律不仅是公平的保障,也是家庭和睦的护航者。
(文中当事人均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