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南昌航空大学好不好?暖暖的很贴心,不止朋友圈晒月饼!

中秋未至,朋友圈早已掀起高校月饼“晒图大赛”:山东大学的电子券、同济大学的盲盒包装、中南大学的校园建筑月饼,各式创意礼盒

中秋未至,朋友圈早已掀起高校月饼“晒图大赛”:山东大学的电子券、同济大学的盲盒包装、中南大学的校园建筑月饼,各式创意礼盒刷屏不断……

而南昌航空大学学子的晒图格外戳人——红色礼盒上“昌航爱我!强国有我” 的烫金字迹熠熠生辉,盒面印着的图书馆与实训楼剪影,竟把朝夕相伴的校园风景藏进了团圆符号里。

这份藏在月饼里的心思,只是昌航人文关怀的一角。就像双节前心理咨询中心推出的“巧手迎国庆,灯月映中秋”活动,早已悄悄接住了学子的乡愁。前湖南院 教室的长桌上,材料包整齐排列,有同学正用彩笔在灯笼纸上勾勒航模图案,一旁的老师俯身指导时,还会细细讲起传统灯笼与航空文化的渊源。

“本是抱着解闷的心思来的,画着画着倒觉得热闹了”,一位新生说,当自己做的灯笼亮起暖光,和同学漫步在月光下的操场时,异乡的节日突然有了“家的温度”。比起单纯的手工体验,昌航更懂用文化联结消解孤独,让“想家”变成“在校园里找到家”。

昌航的温暖从不止于校园围墙内,更借着学子的脚步流向远方。航空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星火引航”实践队在宜阳新区的行动,便是这份关怀最生动的延伸。

队员们蹲在乡村广场上,教孩子们用“机身像小鸟身体”的比喻理解航模原理,当水火箭划出银弧时,孩子们追着跑的模样里,藏着被点燃的蓝天梦想。

与此同时,他们还深入调研当地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记录下“生命教育+素养培育+文明实践”的三维守护模式,把校园里习得的关怀,变成了照亮乡村儿童成长的微光。正如队员在日记里写的:“学校教会我们被爱,现在我们学着爱人。”

从月饼盒上的校园剪影,到灯笼纸上的创意笔触,再到乡村广场的航模轨迹,昌航的人文关怀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渗透在细节里的“念念不忘”。它知道学子眷恋校园,便把建筑印在月饼上;懂得异乡求学的孤单,便用手工活动织就温暖;更明白教育的本质是传递,便让实践队把爱带向更远方。

在动辄追求“噱头”的高校月饼比拼中,南昌航空大学的礼物或许没有盲盒惊喜,却用“看得见的用心”赢得了最真切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