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很多年轻人,应该对解晓东这个名字已经不再熟悉了,但是在很多70后和80后的记忆中,解晓东可谓是一代人的回忆。
他代表着那个锐意进取的时代,也一样代表着一批人的青春,以解晓东在这一代人中的名气,即便是卖情怀,都能大赚特赚。
然而解晓东自己却在事业最巅峰的时候选择了离开乐坛,退隐江湖,自此之后不再频繁的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可是就在近两年,已经一把年纪的解晓东却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内,到处接商演,
那么导致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解晓东在自己巅峰的那个年代,绝对是一线中的一线,1995年他在春晚上演唱了《今儿真高兴》,自此之后便火遍大江南北。
这首歌主要还是接地气,因此也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歌曲”,自此之后,解晓东连续十四次登上春晚,直到2011年他逐渐淡出歌坛,这才不再上春晚。
解晓东之所以能够这么强,和他早年成长的家庭环境绝对是分不开关系的,解晓东1996年出生于安徽蚌埠的一个艺术世家。
他的父亲是当地歌舞团的团长,母亲则是梆子剧演员,在这种艺术熏陶之下,解晓东几乎不可能不喜欢音乐。
但是相较于音乐,解晓东儿时最喜欢的其实还是跳舞,他们这个家庭里面,母亲是唱戏的,父亲虽然是歌舞团的团长,但是主要干的还是跳舞。
在父亲的影响下,解晓东从小就练习跳舞,解晓东的父亲认为,跳舞要从娃娃抓起,所以从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让解晓东练舞。
等到8岁时,解晓东跳舞的功力其实已经炉火纯青,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似乎老天就是不希望解晓东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8岁那年解晓东意外受伤,左腿严重骨折,当然解晓东并没有残废,之后正常走路绝对都没有问题。
但是唯独有一点,他的左腿落下了病根,自此之后不能在高强度的活动,像是跳舞必须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他的腿也做不到。
因此跳舞这条道路,他注定是走不下去了,无奈之下只能去唱歌,所以唱歌并非解晓东一开始的选择,而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
之后的解晓东开始走上科班的道路,1979年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当时学校只有一个歌舞专业,解晓东也只能顶着腿伤的痛苦硬练。
直到学校开设了新的声乐专业之后,解晓东才总算是迎来了自己的“解放”,而此时时间也来到了八十年代初。
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外来的流行音乐开始走入内地,邓丽君的歌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是流行音乐在内地的原初时代,内地人对于同样唱着普通话歌曲的台湾歌曲,其实也没有任何的欣赏门槛。
音乐是一种很纯粹的东西,于每个个体而言,好听就是好听,不好听就是不好听。
而对于解晓东来说,流行音乐绝对是非常好听的,不然他也不至于在日后走上这样的一条道路,
在流行音乐的大门对他开启之后,他的事业也是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在此之前,解晓东还要先经历一些挫折。
1986年解晓东毕业,顺利的进入了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合肥歌舞团,他在歌舞团干了两年,这是一种颠沛的生活,需要四处“流窜作案”,就会旧时代的戏班子差不多。
但是解晓东并不喜欢歌舞团的工作,因为在这里他唱不了自己想要唱的歌,歌舞团很大程度上是面向乡村地区的,所以唱的歌曲也普遍比较传统,或者干脆点说,就是俗气。
虽然解晓东不喜欢,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段经历绝对影响到了他后来的创作道路,毕竟他自己的作品,其实也是一样的“接地气”。
1988年,解晓东辞去了歌舞团的工作前往北京闯荡,初到北京的解晓东谁也不认识,只能在酒吧当驻唱,好歹也能挣点钱。
直到有一次遇到了谷建芬,解晓东也就此成为了刘欢和孙楠等人的同门。
之后解晓东的音乐之路就十分顺遂了,从《今儿真高兴》开始,解晓东连续十四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和他搭档的都是当红的人物,范晓萱,那英,张柏芝等等。
他更是拿奖拿到手软,华夏原创金曲榜“最受听众欢迎的男歌手奖”,中国艺术节“百名中国艺术家”称号,97-98年度音乐电视大赛个人“最佳演唱奖”。
那么事业明明如此顺利的解晓东,为什么要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呢?
答案很简单,解晓东做生意去了。
艺人转型成为买卖人的例子有很多,但是能够成功的却少之又少,比如李亚鹏,那真的是输的底裤都赔光了,甚至还要在直播中向观众们卖惨。
去年解晓东还上了一次热搜,不是因为他有新的作品了,也不是因为他参加了什么综艺节目,而是他名下的一处房产被法拍了。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解晓东的这套房产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筑面积644平方米,共有10室6厅6卫,估价4280.6万,起拍价3250万。
只是这套房产,其实就已经相当的夸张了,可见当年解晓东最巅峰的时候,他到底有多么能挣钱。
如今的解晓东已经离开了北京,回到了老家安徽陪伴自己已经九十多的父亲,就这也不能闲下来,平日里还得去接商演还债,维持生计。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人生一步错步步错,非要去挑战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最后的下场也必然是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