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蓝色光伏板铺满地铁车库,苏州交通减排2800吨碳的绿色密码

在苏州地铁4号线松陵车辆段,18861平方米的屋顶上,4152块光伏板组成了一片壮观的“能量海洋”。8月底,这一分布式光

在苏州地铁4号线松陵车辆段,18861平方米的屋顶上,4152块光伏板组成了一片壮观的“能量海洋”。8月底,这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实现35kV并网发电,正式投入运营。

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5MW,预计年均发电量达240万度,可满足车辆段85%以上的日常用电需求。按照工业用电价格计算,每年可节约电费支出超过150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屋顶之上,蓝色光伏板连绵成片;地铁之下,绿色电能驱动城市脉动。

01 项目亮点:经济与环保双重收益

苏州地铁松陵车辆段光伏项目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尝试,更是城市交通绿色转型的重要实践。该项目巧妙利用停车列检库的既有建筑屋顶资源,将闲置空间转化为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在环保效益方面,该项目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约750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00吨,相当于种植1.13万棵树。这一贡献对改善区域空气质量、降低轨道交通运营的碳足迹具有显著作用。

经济效益同样令人瞩目。项目产生的清洁电力直接用于列车检修设备、通风空调系统、照明与应急设施等车辆段日常运营需求。在全生命周期内,该项目将持续为苏州地铁运营成本控制提供有效支撑。

项目选址松陵车辆段具有战略考量。作为地铁线路的维护中心,车辆段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环节,光伏项目与用电需求的紧密结合,实现了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高效匹配。

02 技术攻坚:安全并网的创新实践

光伏项目在地铁运营场景下的实施面临诸多技术挑战。“面对车辆段地下管线复杂、既有线运营等挑战,项目团队采用‘小型机械+人工配合’的精细化施工模式,设置安全哨岗,实现了‘零安全事故、零运营干扰’的目标”。

在技术集成方面,高压供电专业与综合监控专业协同合作,成功解决了35kV开关柜位置信号上传至电力监控和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难题。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定制化支架+高效组件”的组合方案,实现“屋顶友好型安装”。所有支架通过防腐家具与屋顶连接,确保“零渗漏、零损伤”。组件方面,统一选用转换效率≥23%的620Wp单晶硅光伏板,保障系统年发电效率稳定在设计值的95%以上。

在电网接入环节,项目团队克服了不同系统间通信协议差异、接口不匹配等难点,通过精准布线、逻辑配置与系统调试,成功实现了开关位置信号的稳定上传,保障了光伏电站与既有监控系统的高效联动。

03 未来规划:从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

松陵车辆段光伏项目是苏州地铁绿色能源战略的起点而非终点。

苏州地铁已经制定了明确的光伏发展路线图。公司正在启动3、5、6、11号线场段闲置屋顶光伏项目的立项,预计到2026年底,苏州地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MW以上。

这一规划实现后,苏州地铁将实现绿色发电年均2000万度以上,年节约电费超1350万元,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将实现规模化提升。

未来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多元化。顾庆琪介绍:“我们计划开展碳普惠绿色政策的示范研究,推动轨道交通光伏项目减排量纳入碳普惠体系,实现环境价值转化,同时启动地铁出入口‘光伏+充电桩’一体化研究,整合清洁能源生产与交通补能需求,打造多场景绿色服务节点。”

苏州地铁的实践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随着项目稳步推进和落地场景多样化,这些闪耀在屋顶的能量方阵将为列车运营、维保、场站管理等全场景提供清洁能源,为建设绿色低碳的城市交通网络持续赋能。

苏州地铁4号线松陵车辆段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城市交通绿色转型迈出实质性一步。随着未来更多线路光伏项目的落地,苏州地铁将实现从“用能大户”到“产能先锋”的转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力。

据统计,苏州地铁光伏项目全面实施后,年减排二氧化碳将超过2万吨,相当于种植超过9万棵树,这一绿色成果将为苏州建设低碳城市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