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地球300万公里的深空中,天问二号在宇宙中撑开了一把直径超大的柔性太阳翼,并向地球发回了它的首张“太空自拍”!这张照片刚被国家航天局公布,瞬间刷爆航天圈!
要知道,自从5月29日凌晨它被长征三号乙火箭从西昌送入太空,天问二号就低调得很,网上甚至有人嘀咕:“是不是任务出问题了?”“怕技术泄密才不公开?”
现在谜底揭晓:探测器工况全优!这把闪耀的“金伞”,正是它远征深空的“能量心脏”!
这把“伞”为何非圆不可?
普通卫星的太阳能板也叫刚性太阳翼,都是方方正正的,但天问二号要去的地方太特殊——它要飞到距离太阳3.75亿公里的主带彗星311P!那里阳光微弱得像凌晨的烛光。科学家们专门研发出圆形柔性太阳翼,面积更大、能像扇子一样360度展开,只为捕捉每一缕珍贵的光线。这相当于给探测器装上了宇宙级充电宝!
十年追星路,难点在哪?
天问二号这趟任务长达10年,要完成两件史无前例的大事:
目标小行星2016 HO3直径仅40到100米,相当于两个篮球场大小,它像地球的“小跟班”已绕行百年。2026年7月开始,天问二号将伴飞探测一年,并用全球首创的锚定采样技术取回样本!
之后直奔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带彗星311P,距离地球1.5到5亿公里,展开长达7年的深度探测。
中日太空较量:谁更难?
当看到网友争论“中国小行星采样和日本隼鸟2号谁更牛”,数据会说话。对比日本隼鸟2号龙宫小行星直径约1000米,中国天问二号将会对仅40-100米的2016 HO3进行采样。孰难孰易,显而易见。
从采样方式上,日本隼鸟2号触碰即走,样本量约5.4克。而中国天问二号则对2016 HO3锚定固定+精准钻取,目标样本量200到1000克。
为什么越小越难?
2016 HO3引力微乎其微,探测器必须像“太空抛锚”般牢牢固定,再用机械臂精准钻取。而日本探测的千米级小行星,引力足以让探测器短暂着陆。中国这次堪称“太空绣花”级操作!
隐藏任务:为火星采样铺路。
天问二号还肩负绝密使命——为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验证核心技术!那些在小行星上练就的“锚定神技”和超远距离通信能力,都将成为未来火星任务的“敲门砖”。
下一站:月球南极寻宝!
就在天问二号深空探险时,嫦娥七号已进入发射倒计时!2026年它将奔赴月球南极,用探冰雷达扫描月球水冰。如果成功,未来中国航天员在月球建月球科研站时,就能就地取水制氧,彻底告别“地球外卖”!
嫦娥七号将与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八号组成月球基地铁三角,搭建人类首个无人月球科研站雏形!
写在最后。
从撑开金色太阳翼的天问二号,到即将启程的嫦娥七号;从百米小行星到火星采样……中国航天正以“宇宙级节奏”刷新历史。那张300万公里外的照片,是深空探索的宣言: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的真正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