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人们讲往事,总听到“老三篇”的说话,可认真一问,知道的已经并不多。应该不是记忆出了问题,而是思维已成定势,总习惯说“老三篇”,反而忘了它们的本名。

上周开办公会,大领导谈去谈来,突然谈到“老三篇”,就问有没有人知道。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居然没一个说得上。有一个勉强说了一个:记念张思德。结果哄堂大笑。
领导只是发问,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就转移了话题,我估计他自己也不知道。
今天突然想到这个事,就打算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是“老三篇”。
好在科技发展,好在有互联网。我一搜,很快就知道,原来“老三篇”是指主席的三篇文章。
第一篇:纪念白求恩。
第二篇:为人民服务。
第三篇:愚公移山。

《为人民服务》纳入“老三篇”好理解,这是宗旨,应该时时讲、月月讲、天天讲,应该放在三篇的首位。
可是《愚公移山》只是个神话故事,不知道为什么能列入其中。还有《纪念白求恩》,他是外国人,怎么也纳入“老三篇”中呢。

提“老三篇”的时代,已过去几十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知都不知道这个说法。只有我们老年人听说后,可以怀一下旧。
记得当年在生产队,劳动后中场休息时,队长也要组织学一下。相信记得这场面的,应该还有在人,不知你是否也学习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