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委员会上公开讲话,要求IMF与世界银行对中国实施更强硬的监管态度,并称“停止对中国的支持”,此语一出,当即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贝森特在声明中强调,IMF需以“客观公正”之态强化对各国的监督,不可回避尖锐问题,应更清晰地指出全球内部及外部失衡问题,尤其是“像中国这类大型经济体”的产业政策,或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溢出效应。
这会儿他还提到世界银行的名号,说该叫停对中国的资金帮扶,得把资源“挪到更需要的国家”去这被外界看成是美国在多边金融体系里“又一回对中国施压”的征兆。
矛盾并非仅此而已,贝森特接着指责IMF在与发展中国家商议债务重组时,“太轻易让那些顽固的债权国逃脱责任”,虽未直接点名,但明白人都能看出是针对中国,他认为IMF的资源不应成为“牟利的工具”,不能为那些不愿承担损失的债权方兜底。
面对对方的强硬表态,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随后作出回应,称IMF已然在加强监管,正更深入探究全球失衡问题,这个时候在审查贷款计划的附加条件,此举被视作一次微妙且谨慎的回应。
众人皆知,美国为IMF和世行最大股东兼投票权持有国,对重大决策拥有“一票否决权”,其言论本身便带有浓厚政策信号,贝森特的表态,亦被诸多观察人士解读为“地缘经济博弈再升级”。
你怎么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