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马恩选集》.第一卷.)
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资产者”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金钱、利益,互相串通、利益交换,而组成一个“政治形态、政治力量”,将其称之为“国家、政府”。
是为了保障、捍卫自己的利益、尤其是既得利益;因为他们盘剥民众,人民会反抗,所以,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就组成“国家”,以打击人民、保卫自己的利益。
比如:农民工干活,累死累活干一年,可是,包工头不付工资。农民工就和包工头讨薪,有的要跳楼、有的殴打包工头、有的绑架包工头。包工头、建筑资本家自然不会就范,就告诉警察,逮捕农民工,将农民工判刑、拘留;并给加个罪名:“恶意讨薪”。
所以,“资产阶级国家”是捍卫资产者的利益的;如果谁侵犯了资本家的利益,国家自然要给资产者“做主”,逮捕“侵犯者”。
一个国家,是有不同的、好几个“阶级”的,国家往往是某一个阶级的工具,其中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就镇压其它敌对阶级。
所以,工人阶级也有可能成为“统治阶级”,工人、农民组成政党,如果成了“执政党”,就打击资产阶级、地主阶级。
同样,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成了“执政党”,就打击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而且,“阶级”之外,还有其它划分;如民族、种族、姓氏、地域等等。
这个“民族”,成为领导人、执政者,往往会打击和他有矛盾的民族。像非洲的卢旺达,其中一个民族执政了,就进行种族屠杀,杀了其它民族几百万人。
“地域”方面,这个地方的人“当政”,就有可能打击、排斥和他有矛盾区域的人们。
还有“家族”,家族控制了国家政权、地方政权,就有可能进行“家族复仇”。比如:澎湃烈士,当年在农民运动时期,打击过地主豪强;后来在“文革”中,地主后代把持了革命政权,就进行“报复”,杀了澎湃烈士的家属几千口人。
一个政权是“什么阶级成分”,这不能以他自己的“自称”为依据,而是以其“所作所为”为依据。像苏联,自称是“无产阶级专政”;可是,他并不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反而是代表“特权阶级”的利益。
再就是,许多政治领导人,是“脱产”的,是政治专职人员,不一定是工人或资本家。所以,他们的“职业出身”特点,反而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政治人员的“思想”怎样的。就算一个官员是出身工人家庭,但是,如果他的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整天想着为地主资本家“谋利”、“服务”、吃喝玩乐、骄奢淫逸,那么,他就是“资产阶级政客”。
一个官员或公务员干部,就算出身“资产阶级家庭”,但是,如果他信仰了“共产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并且服务工农群众。那么,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人”。
像恩格斯,是资本家;列宁,出身官员家庭;毛泽东,父亲是富裕农民;但是,他们都走上革命道路。
所以,出身并不绝对重要;而是一个政治领导人的“思想”、“观念”、“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