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牛市当中,心态很关键!
2020年牛市,有人买了宁德时代,涨20%就慌着卖了,结果后续又涨了100%,拍断大腿;2015年牛市,有人买了创业板股票,回调10%就吓得割肉,结果割在最低点,看着股价又涨回去,悔不当初。牛市里很多人不是输在技术,而是输在心态。浮盈时怕 “赚的又亏回去”,浮亏时怕“牛市结束”。今天我们一起来聊5个落地方法,不管账户是红是绿,都能稳得住。
先解决“浮盈焦虑”的问题,这是牛市里最常见的心态,比如“股票涨10%就想卖”“看到别人的股涨得快,想换股”,本质是“怕回调、怕踏空、怕比别人赚得少”。分享3个实战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设定止盈纪律,别靠感觉”。很多人止盈全凭心情,涨一点就卖,结果错过大行情。正确的做法是按“主线涨幅+估值”定纪律,比如主线股(如AI、高端制造)可以设“涨50%卖30%,涨80%再卖30%,剩下40%看趋势”;补涨股(如消费、金融)设“涨 20%卖50%,涨30%全卖”,因为补涨行情短,见好就收。2020年新能源牛市,有人按这个纪律操作宁德时代,从100元涨到300元,分三次止盈,最终赚180%;而那些涨20%就卖的人,只赚了20%。纪律能帮你克服“贪心”和“恐惧”,比如股价涨50%时,就算你想继续拿,也按纪律卖30%,既保住部分收益,又能享受后续涨幅。
第二个方法是“用‘对比法’替代‘攀比法’”。牛市里最容易焦虑的就是“别人的股涨得比我快”,比如你买的AI股涨10%,别人买的机器人股涨20%,就想换股。但你要知道,每个板块轮动节奏不同,今天机器人涨,明天可能AI涨,频繁换股反而会踏空。正确的做法是和 “自己的预期收益” 比,比如你当初买这只股时,预期赚30%,现在涨到20%,就告诉自己“快达标了,耐心等”;如果涨到40%,就超过预期了,更不用急。2019年消费牛市,有人买了贵州茅台,预期赚30%,中途看到科技股涨得快,没换股,最终赚了50%;而换股的人,科技股回调时又亏了10%,反而不如持有茅台。
第三个方法是“减少盯盘时间”。心理学研究发现,每天盯盘超2小时的人,浮盈焦虑率达 80%,因为股价每一次波动都会影响你的情绪;而每天只看1次盘(收盘后)的人,焦虑率仅20%。牛市里股价波动大,比如某AI股可能上午涨5%,下午跌2%,你盯着盘会觉得“坐过山车”,忍不住操作;但收盘后看,可能全天还涨3%,心态会平和很多。建议新手每天收盘后花10分钟看账户,看看是否达到止盈点,没达到就不管;进阶投资者可以每天开盘前看10分钟新闻(政策、资金流向),收盘后看10分钟走势,其余时间专注工作或生活,别让股市占据太多精力。
再解决“浮亏恐慌”的问题,比如“股票回调 5% 就慌”“看到账户浮亏就失眠,想割肉止损”,本质是“怕继续跌、怕牛市结束、怕亏更多”。分享2个实战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先问自己‘3个问题’再决定是否割肉”,这能帮你理性判断,而不是靠情绪。
问题1:“这只股的主线逻辑变了吗?” 比如你买的AI股,主线逻辑是“政策支持+算力需求增长”,如果政策还在加码、算力需求还在增加,逻辑就没变,回调只是短期波动;
问题2:“这只股的估值高吗?”如果PE分位低于60%,估值合理,回调风险小;如果超80%,估值过高,才需要警惕;
问题3:“资金在流出吗?” 比如北向资金是否持续减持这只股,融资余额是否持续下降,如果资金还在流入,就不用慌。2020年新能源牛市,宁德时代曾回调15%,当时这3 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政策没变、估值50%分位、北向资金加仓),很多人没割肉,后续又涨了60%;而割肉的人,就是没问这3个问题,凭恐慌操作。
第二个方法是“用‘仓位对冲’降低恐慌”。启动期我们建议70%进攻+ 30%防御,防御仓位(债券、黄金)在股市回调时会涨,能对冲进攻仓位的亏损,让账户整体浮亏变小,心理压力也会小很多。比如你10万本金,7万买AI股,3万买债券基金,AI股回调10%,浮亏7000元;但债券基金涨2%,赚600元,账户整体浮亏6400元,比满仓AI股浮亏7000 元好很多。2022年沪指回调20% 时,满仓股票的人浮亏20%,而70%股票+ 30%债券的人,浮亏仅13%,心态更稳,也没割肉。
最后要提醒的是,不同牛市阶段的心理重点不同:启动期要克服 “怀疑心理”,别等 “确认牛市”再买,等大家都确认时,主线已涨30%;中期要克服“贪婪心理”,别加杠杆,2015年加杠杆的人,回调25%就爆仓;尾声要克服“侥幸心理”,别信“还能涨”,2007年有人觉得沪指能破万点,结果套牢十多年。
[V5]你在牛市里有过“浮盈焦虑”或“浮亏恐慌”吗?当时是怎么应对的?有没有后悔的操作?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
明天讲:牛市不是“保险箱”,90%的人都踩过这些隐形风险,别赚了指数亏本金!
(注:全文图文内容、逻辑以及数据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